时间: 2025-04-30 20:4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8:11
杂兴 其三
作者: 史浩 〔宋代〕
人材莫谓世全无,
用则贤良弃则愚。
孔圣既生颜闵在,
周家才起甫申俱。
归恩报德还忠实,
附热趋炎属佞谀。
散尽田文门下客,
独馀冯子是名儒。
全诗翻译:
世上人才不应该认为全无,只是在需要时显得贤良,而被抛弃时又显得愚笨。孔子既生,那颜回和闵子骞便相继出现,周家的才子们在甫申之后也陆续显现。报恩与德行相辅相成,忠实的人总是存在,而附和权贵、趋炎附势的谄媚者却也不少。田文门下的门徒散尽,唯独冯子还被称为名儒。
史浩(生卒年不详),字文仲,号青霞,宋代诗人。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抒发个人情怀、咏史抒怀为主。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批判时弊。
《杂兴 其三》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分化的时期。诗中反映出作者对人才的关注与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
这首诗充分展现了史浩对人才的独特见解,开篇即提出“人材莫谓世全无”的观点,表达了对人才的珍视与肯定。诗中的“用则贤良,弃则愚”,道出了人才在社会中因环境和机遇而异的命运。接着引入孔子及其弟子的典故,强调了历史上优秀人才的存在与传承,借以激励当代人。
接下来,作者通过“归恩报德还忠实,附热趋炎属佞谀”两句揭示了社会中忠诚与谄媚的对立,表现出对当下社会风气的批判。田文的门徒散尽,冯子独存,象征着真正的士人应有的品格与气节。
整首诗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深思。史浩通过对人才的观察,传达了对真才实学的渴望与对伪善之风的厌恶,展现了他的士人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全诗通过对人才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忠实品德的推崇。强调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真正的才华与品德应当被珍视。
诗中提到的“孔圣”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附热趋炎属佞谀”中的“佞谀”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田文是谁?
答案: 1.C 2.B 3.A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史浩的《杂兴 其三》更侧重于对人才的讨论与社会风气的批判,而杜甫则更注重抒发个人情感与对国家的忧虑。两者各具特色,但均反映了士人的责任与担当。
希望这个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