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兴 其三》

时间: 2025-04-30 20:48:11

诗句

人材莫谓世全无,用则贤良弃则愚。

孔圣既生颜闵在,周家才起甫申俱。

归恩报德还忠实,附热趋炎属佞谀。

散尽田文门下客,独馀冯子是名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8:11

原文展示

杂兴 其三
作者: 史浩 〔宋代〕

人材莫谓世全无,
用则贤良弃则愚。
孔圣既生颜闵在,
周家才起甫申俱。
归恩报德还忠实,
附热趋炎属佞谀。
散尽田文门下客,
独馀冯子是名儒。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世上人才不应该认为全无,只是在需要时显得贤良,而被抛弃时又显得愚笨。孔子既生,那颜回和闵子骞便相继出现,周家的才子们在甫申之后也陆续显现。报恩与德行相辅相成,忠实的人总是存在,而附和权贵、趋炎附势的谄媚者却也不少。田文门下的门徒散尽,唯独冯子还被称为名儒。

注释

  • :人才,指有才能的人。
  • 莫谓:不要认为。
  • 贤良:贤良是指有德行的人,愚则是指愚笨的人。
  • 孔圣:指孔子,圣人之意。
  • 颜闵:指颜回和闵子骞,孔子的优秀弟子。
  • 归恩报德:回报恩情,报答德行。
  • 趋炎附势:迎合权贵,依附于势力。
  • 田文:田文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学者,他的门徒众多。
  • 冯子:指冯友兰或冯道,名儒,象征真正的才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生卒年不详),字文仲,号青霞,宋代诗人。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抒发个人情怀、咏史抒怀为主。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批判时弊。

创作背景

《杂兴 其三》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分化的时期。诗中反映出作者对人才的关注与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分展现了史浩对人才的独特见解,开篇即提出“人材莫谓世全无”的观点,表达了对人才的珍视与肯定。诗中的“用则贤良,弃则愚”,道出了人才在社会中因环境和机遇而异的命运。接着引入孔子及其弟子的典故,强调了历史上优秀人才的存在与传承,借以激励当代人。

接下来,作者通过“归恩报德还忠实,附热趋炎属佞谀”两句揭示了社会中忠诚与谄媚的对立,表现出对当下社会风气的批判。田文的门徒散尽,冯子独存,象征着真正的士人应有的品格与气节。

整首诗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深思。史浩通过对人才的观察,传达了对真才实学的渴望与对伪善之风的厌恶,展现了他的士人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材莫谓世全无:世上人才不应该认为完全没有。
  2. 用则贤良弃则愚:在需要的时候显得贤良,抛弃时又显得愚笨。
  3. 孔圣既生颜闵在:孔子既然已生,那么颜回和闵子骞自然会出现。
  4. 周家才起甫申俱:周家的才子们在甫申之后也相继显现。
  5. 归恩报德还忠实:报恩与德行相辅相成,忠实的人总是存在。
  6. 附热趋炎属佞谀:迎合权贵、趋炎附势的谄媚者却也不少。
  7. 散尽田文门下客:田文门下的门徒散尽。
  8. 独馀冯子是名儒:唯独冯子还被称为名儒。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归恩报德”和“附热趋炎”,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典故:引用历史人物如孔子、颜回等,增强诗歌的深度和厚重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人才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忠实品德的推崇。强调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真正的才华与品德应当被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孔圣:象征智慧与道德的化身,代表了理想的人才。
  • 颜闵:优秀的弟子,象征真正的追随者和学习者。
  • 冯子:象征坚持真理与品格的士人,代表了不屈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孔圣”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孟子
    • B. 老子
    • C. 孔子
    • D. 荀子
  2. “附热趋炎属佞谀”中的“佞谀”是什么意思?

    • A. 正直
    • B. 谄媚
    • C. 忠诚
    • D. 无私
  3. 诗中提到的田文是谁?

    • A. 战国时期的著名学者
    • B. 唐代诗人
    • C. 宋代政治家
    • D. 明代书法家

答案: 1.C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春望》 杜甫
  • 《夜泊牛斗星》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史浩的《杂兴 其三》更侧重于对人才的讨论与社会风气的批判,而杜甫则更注重抒发个人情感与对国家的忧虑。两者各具特色,但均反映了士人的责任与担当。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史浩诗文研究》

希望这个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梁洁夫幽居林宇靓深规画幽邃不类贵第宛然山林辄得七咏以广命名之伟 其二 谷堂 酬许察院 和张达道先生三首 临碣石 深夜谣二首 法曲(入破第四) 杂诗二十七首 其二十六 与印老同访天封老至夕忘归 曾端伯自承移帅川口有怀风旨无便附信忽领教 山居杂诗九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声气相投 建之底的字 干字旁的字 欠字旁的字 小中见大 喷溅 面壁九年 亅字旁的字 反反覆覆 肉山脯林 逆阉 皮字旁的字 计牒 神到之笔 通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