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1:02
一纸淋漓醉墨鲜,
锦囊连夜到溪边。
搜求仙种宁辞远,
恼乱花神不使眠。
弄影未看妃子态,
补亡先得少陵篇。
明年应向东风里,
百绕雕栏玉步连。
一张纸上墨迹淋漓,醉意浓厚鲜亮;
锦囊包裹的诗稿连夜送到了溪边。
我为了寻求那神仙的花种,宁愿远行不辞劳苦;
花神因我烦扰而无法入眠,心神不宁。
影子摇曳中未曾看到妃子的姿态,
想要补上遗失的诗篇,先得得到少陵的作品。
明年春天应该在东风中,
百花缠绕雕栏,玉步轻盈相伴。
作者介绍:史浩,字君贞,号卧云,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咏物诗,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春天,作者因海棠花的盛开而感怀,通过描绘寻找花种的过程,表达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史浩的《次韵汪元举以诗觅时季和海棠花栽》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作,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首句“一纸淋漓醉墨鲜”,既展现了诗人对写作的投入与激情,也反映了他对春季景色的深切感受,墨迹淋漓间似乎隐含着春的气息。接着,锦囊的意象进一步引导读者进入诗人的创作世界,夜间的溪边,似乎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氛围。
而“搜求仙种宁辞远”则体现了诗人不畏艰难、追求理想的精神,恰如一位追寻美丽的探险者。花神因诗人的骚扰而无法入眠,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诗人对花神的影响力,既是对自然的尊重,也是对创作灵感的渴望。
后半部分“弄影未看妃子态,补亡先得少陵篇”则通过对美丽形象的比拟,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失落诗篇的渴望,似乎在暗示着对往日的怀念与追寻。最后一句“明年应向东风里,百绕雕栏玉步连”,展现了诗人对未来春天的期待,绘出了一幅美好的春日图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与追求,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韵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锦囊”代表什么?
A. 包装物
B. 诗文的珍贵
C. 诗人的心情
“搜求仙种宁辞远”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精神?
A. 怕苦怕累
B. 不怕艰辛追求理想
C. 对未来无所谓
“明年应向东风里”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冬天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