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0:28
原文展示: 秋阴漫漫几千里,赤壁矶前天接水。连樯接舵不复行,老鱼擘波时出戏。黄橙紫栗收如积,青钱买酒不堪惜。北人岁久厌南餐,山边有路何时还。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阴云绵延几千里,赤壁矶前天空与水面相连。船只连绵不断,却不再前行,老鱼在波涛中时而跃出嬉戏。黄橙紫栗收获堆积如山,用青铜钱买酒毫不吝惜。北方人久居南方,厌倦了南方的饮食,山边的小路何时才能回家。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赤壁矶前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北方家乡的思念和对南方生活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阴云为背景,描绘了赤壁矶前的景象,通过船只的静止和老鱼的嬉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的“黄橙紫栗”和“青钱买酒”反映了丰收的喜悦和生活的无忧,而“北人岁久厌南餐”则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丰收的喜悦,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南方生活的厌倦。诗中的自然意象和情感表达相互映衬,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赤壁矶”位于哪个省份? A. 湖北省 B. 湖南省 C. 江西省 D. 安徽省
诗中的“老鱼擘波时出戏”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的“北人岁久厌南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南方生活的喜爱 B. 对家乡的思念 C. 对丰收的喜悦 D. 对生活的无忧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