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3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39:19
《蓦山溪(和鹜州晏倅酴醿)》
作者:杨无咎
天姿雅素,不管群芳妒。
微笑倚春风,似窥宋墙头凝伫。
一春花草,陡觉更无香,
悬绣账,结罗巾,谁更熏沈炷。
可堪开晚,未放韶光去。
生怕糁庭阶,直不忍苍苔散步。
会须开宴,满摘蘸瑶觞,
何况有,绮窗人,娇鬓相宜处。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丽脱俗的女子,她的美丽不在于与花草争艳,而是在于她自然而优雅的姿态。她微笑着倚靠在春风中,仿佛在窥视着墙头的景致。春天的花草似乎失去了香气,精美的绣帐、轻盈的罗巾,谁又能让这香气更加浓郁呢?可惜天色已晚,韶光尚未流逝。诗人心中隐忧,生怕在庭院中行走时踩到苍苔而不忍心。宴会应当开启,尽情采摘美酒,何况还有窗前的美人,与她的娇美发丝相得益彰。
杨无咎,字景琦,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丽,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清雅的气质。
《蓦山溪》创作于南宋时期,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优雅与清新。诗人在深思熟虑后,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特别是对美的追求与对自然的敏感。
《蓦山溪》是一首描绘清丽女子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透出对自然与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思考。全诗采用了许多精美的意象,如“春风”、“花草”、“绣账”等,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柔情与细腻。诗中女子的形象宛如自然中的一朵花,她的优雅与清丽不需要与他人争艳,而是自成一体,给人一种无可比拟的美感。
此外,诗中对于时间的感叹也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感。“可堪开晚,未放韶光去”,不仅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女子的细致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表现了诗人对清丽女子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细腻、温柔的情感。
《蓦山溪》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瑶觞”指的是什么?
“天姿雅素”表达了什么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