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长洲周丞升吴县令》

时间: 2025-07-28 09:54:57

诗句

青山隔苑桥,改邑去非遥。

官食新添俸,民传旧布条。

稻花迎午放,荷叶待秋凋。

寂寞长洲路,空闻五瑀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9:54:57

原文展示:

送长洲周丞升吴县令
作者: 高启 〔明代〕

青山隔苑桥,
改邑去非遥。
官食新添俸,
民传旧布条。
稻花迎午放,
荷叶待秋凋。
寂寞长洲路,
空闻五瑀谣。

白话文翻译:

青山隔着园中的桥,
迁移的城市并不遥远。
官员的俸禄新增加,
百姓却依旧传着旧布条。
稻花在正午时分绽放,
荷叶则在秋天来临时枯萎。
孤寂的长洲之路,
只听见空荡荡的五瑀谣。

注释:

  • 青山: 指远处的山,象征着自然环境的宁静。
  • 苑桥: 指园中的桥,象征着人与自然的结合。
  • 改邑: 改变居住的地方。
  • 非遥: 不远,表示距离的近。
  • 官食: 官员的俸禄。
  • 新添俸: 新增加的薪水。
  • 旧布条: 指旧的收入或经济状况,暗示民生困苦。
  • 稻花迎午放: 描述稻花在阳光下盛开的情景。
  • 荷叶待秋凋: 荷叶在秋天即将枯萎,暗示时光的流逝。
  • 长洲路: 指长洲的道路,象征着孤独的旅程。
  • 五瑀谣: 一种音乐或歌谣,可能是指地方的民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 1336-1374),字景仁,号山人,明代初期诗人,江苏人,他的诗歌以清新俊逸、意境深远著称。高启的诗词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高启送别友人之际,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生活的思考。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人间百态相结合,表现出对官场的批判和对民生的关怀。

诗歌鉴赏:

《送长洲周丞升吴县令》是高启的一首别离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情。诗的开篇通过“青山隔苑桥”引入了自然的景象,表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营造出送别的情感基调。诗中“改邑去非遥”一句,写出了友人即将离去的情景,虽不是很远,却让人感到依依不舍。

接下来的“官食新添俸,民传旧布条”彰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敏锐观察,官员的俸禄增加与民众的艰苦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不公。这种对比不仅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也隐含了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民生的关怀。

“稻花迎午放,荷叶待秋凋”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与时间的流逝,寓意着生命的轮回与无常。“寂寞长洲路,空闻五瑀谣”则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虽有美好歌谣相伴,但终究是空洞的感叹。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合了人情世故,表现出对友人的深切祝福与对社会现状的忧虑,情感真挚而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山隔苑桥: 描绘了自然风光,青山与园中的桥相隔,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环境。
  2. 改邑去非遥: 说明友人即将离去,虽然距离不远,却令人感到难舍。
  3. 官食新添俸: 官员的收入增加,反映出官场的富裕。
  4. 民传旧布条: 百姓依旧生活困苦,形成鲜明的对比。
  5. 稻花迎午放: 正午的稻花绽放,展现了生机与美好。
  6. 荷叶待秋凋: 荷叶在秋天即将凋谢,寓意着时间的流逝。
  7. 寂寞长洲路: 长洲的道路显得孤寂,暗示着离别后的寂静。
  8. 空闻五瑀谣: 只听见空泛的歌谣,表达出一种孤独感。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官食新添俸,民传旧布条”形成了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意象: 自然意象如“青山”“稻花”“荷叶”等,丰富了诗的内涵。
  • 比喻: “五瑀谣”象征着离别后的空虚与孤独。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社会的不满,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 象征宁静与自然。
  • 苑桥: 代表人与自然的和谐。
  • 稻花: 生命的象征,象征着希望与繁荣。
  • 荷叶: 生命的轮回,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 长洲路: 孤独的旅程,象征着人生的孤独与感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官食”是什么意思?
    a) 官员的俸禄
    b) 官员的饮食
    c) 官员的居所

  2. 填空题: 诗中“稻花迎午放,荷叶待秋__。”

  3. 判断题: 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象与友人的离去没有关系。
    对 / 错

答案:

  1. a) 官员的俸禄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 《送友人》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送长洲周丞升吴县令》与高启的其他作品相比,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对社会现状的关注,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则更注重抒发个人情感与历史感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体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高启诗文选》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夜行船 夜行船 夜行船 其二 夜行船 其一 夜行船·秘奥岂愁天地管 夜行船·王哲害风都不管 夜行船·曲水溅裙三 夜行船 夜行船 夜行船·别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虫字旁的字 老两口儿 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猢的词语有哪些 户字头的字 先字旁的字 朱楼翠阁 包含仆的成语 不龟手药 日字旁的字 举措不定 问舍求田 木材 飞字旁的字 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精神恍惚 琛寳 版筑饭牛 东西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