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5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55:04
夫子鼓琴得其人
宣父穷玄奥,师襄授素琴。
稍殊流水引,全辨圣人心。
慕德声逾感,怀人意自深。
泠泠传妙手,摵摵振空林。
促调清风至,操弦白日沈。
曲终情不尽,千古仰知音。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老师(夫子)通过弹琴,传达出深刻的道理和感情。诗中提到的“宣父”深入探讨玄奥的道理,老师“师襄”教导了他弹奏素琴。琴声与流水相似,能够完全理解圣人的心意。对高尚品德的向往,使得对他人的思念更加深切。琴声清幽传来,指尖的妙手让空林为之振动。清风随之而至,白日渐沉,琴曲结束时,情感依然绵延不绝,千古以来都在仰慕那种知音的存在。
白行简,唐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音乐、哲理,常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展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夫子鼓琴得其人》写于唐代,时代背景下,文人士大夫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反映了教化与友谊的深厚情感。诗中描绘了音乐与人心之间的联系,表现了对知音的珍视。
这首诗以“夫子鼓琴”为线索,围绕音乐展开,体现了音乐的哲理与情感的交融。诗的开篇便引入了“宣父穷玄奥”,展示了音乐的深邃内涵与文化底蕴,暗示了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传递智慧与情感的载体。接着,诗中提到的“师襄授素琴”则意味着传承与学习,师徒之间的情感在琴音中得以体现。
“稍殊流水引,全辨圣人心”,此句形象地描绘了琴声如流水般流淌,流畅而自然,正如圣人深邃的心思,令人感受其内涵的广博与深邃。接下来的“慕德声逾感,怀人意自深”,则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思念,情感在琴声中愈加浓烈。
整首诗通过音乐的描写,引发了对人生、友谊与道德的思考。最后“曲终情不尽,千古仰知音”更是道出了知音难觅的感慨,表达了对能够理解自己的人深切的怀念和敬仰。整体来看,诗歌通过音乐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音乐传递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对音乐的热爱与对知音的渴望,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刻的理解与共鸣。
诗中“宣父”指的是哪个角色?
诗中“曲终情不尽”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诗中的“知音”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