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1:43
原文展示:
野花叹
昨看百草抽新芽,今看草开新花。
岩隈水侧自成列,红丑紫贱何交加。
东皇施恩岂不溥,随所付受无少差。
尔之琐细亦蒙被,尽使奋发争春华。
织丛密蔓不可数,竞起涂抹如柔夸。
妖莺冶蝶不尔顾,去尔自欲寻名葩。
尔知有艳贵尔否歌管匝树侯王家。
尔徒此地弄颜色,只自狼籍随泥沙。
何当照水自窥览,枝赧叶惧相藏遮。
晚权无限晒残日,索酒为尔成吁嗟。
白话文翻译:
昨天看到百草抽出新芽,今天看到草上开出了新花。
它们在岩石的角落和水边自然成排,红的、紫的,颜色杂乱无章。
东皇(指春天)的恩赐岂不是普遍的,无论给予谁都没有丝毫差别。
即使是微小的你们也得到了恩惠,让你们争相展示春天的美丽。
密集的丛生和蔓延的花蔓数不胜数,竞相展示自己的美丽如同柔弱的夸耀。
妖艳的黄莺和蝴蝶并不理会你们,它们自己去寻找名贵的花朵。
你们知道有艳丽的花朵在贵族的家中被歌颂。
你们只是在这里展示颜色,最终只会狼狈地随泥沙而去。
何时你们能照水自省,枝叶羞愧地相互遮掩。
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刻,我只能为你们叹息,索取酒来表达我的哀愁。
注释:
- 东皇:古代神话中的春神,这里指春天。
- 溥:普遍,广泛。
- 琐细:微小,细小。
- 奋发争春华:争相展示春天的美丽。
- 织丛密蔓:形容花草丛生,蔓延。
- 妖莺冶蝶:妖艳的黄莺和蝴蝶。
- 歌管匝树:指在贵族家中被歌颂。
- 狼籍:狼狈不堪的样子。
- 赧叶惧相藏遮:枝叶羞愧地相互遮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石湖,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通过描绘野花的命运,抒发了对自然界中微小生命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等级分明,诗人通过野花的形象,隐喻社会中被忽视的底层人民,表达了对他们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野花的描绘,展现了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微不足道和被忽视的命运。诗中,“东皇施恩岂不溥”一句,表面上赞美春天的恩赐是普遍的,但实际上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即使是微小的生命也得到了春天的恩惠,但在人类社会中,这些微小的生命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注。诗的最后,“晚权无限晒残日,索酒为尔成吁嗟”,表达了诗人对这些野花的同情和对现实的不满,通过饮酒来抒发内心的哀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野花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看百草抽新芽,今看草开新花。”:诗人观察到自然界中百草的生长变化,从抽芽到开花,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 “岩隈水侧自成列,红丑紫贱何交加。”:野花在岩石的角落和水边自然成排,颜色杂乱无章,形容野花的自然状态。
- “东皇施恩岂不溥,随所付受无少差。”:春天对所有生命都是公平的,无论给予谁都没有丝毫差别。
- “尔之琐细亦蒙被,尽使奋发争春华。”:即使是微小的野花也得到了春天的恩惠,让它们争相展示春天的美丽。
- “织丛密蔓不可数,竞起涂抹如柔夸。”:形容花草丛生,蔓延,竞相展示自己的美丽如同柔弱的夸耀。
- “妖莺冶蝶不尔顾,去尔自欲寻名葩。”:妖艳的黄莺和蝴蝶并不理会野花,它们自己去寻找名贵的花朵。
- “尔知有艳贵尔否歌管匝树侯王家。”:野花知道有艳丽的花朵在贵族的家中被歌颂。
- “尔徒此地弄颜色,只自狼籍随泥沙。”:野花只是在这里展示颜色,最终只会狼狈地随泥沙而去。
- “何当照水自窥览,枝赧叶惧相藏遮。”:何时野花能照水自省,枝叶羞愧地相互遮掩。
- “晚权无限晒残日,索酒为尔成吁嗟。”: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刻,诗人只能为野花叹息,索取酒来表达我的哀愁。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野花赋予人的情感和行为,如“奋发争春华”、“枝赧叶惧相藏遮”。
- 比喻:用“织丛密蔓”比喻花草丛生,蔓延。
- 对比:通过妖莺冶蝶不理会野花,与野花在贵族家中被歌颂的对比,突显野花的被忽视。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野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微小生命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中,野花象征着社会中被忽视的底层人民,诗人通过对野花命运的描绘,抒发了对他们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意象分析:
- 野花:象征着社会中被忽视的底层人民。
- 东皇:春天的象征,代表自然界的公平。
- 妖莺冶蝶:象征着社会中追求名贵和艳丽的存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东皇”指的是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诗中野花的主要象征意义是什么?
A. 自然界的美丽 B. 社会中被忽视的底层人民 C. 贵族家中的名贵花朵 D. 春天的生机
- 诗的最后一句“索酒为尔成吁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哀愁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抒发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王维的《鸟鸣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文同的《野花叹》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忧虑。
- 文同的《野花叹》与王维的《鸟鸣涧》:前者通过对野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后者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文同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