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5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54:20
原文展示:
静立身微耸,惊窥首略回。何人将至此,应自陇山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静静地站立着,身体微微耸起,惊奇地窥视着,头稍稍回转。是谁将这些奇石带到这里,应该是从陇山那边运来的。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成就。此诗描绘山堂前庭的奇石,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石头的形态和作者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文同观察山堂前庭的奇石时所作,通过描绘石头的静态和动态,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欣赏和对远方来物的遐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山堂前庭的奇石。首句“静立身微耸”以静态描写石头的形态,次句“惊窥首略回”则赋予石头以动态,仿佛石头在惊奇地窥视着周围的世界。后两句“何人将至此,应自陇山来”则引发读者对石头来源的遐想,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和趣味性。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奇石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奇观的欣赏和对远方来物的遐想,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远方的好奇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奇石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奇观的欣赏和对远方来物的遐想,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远方的好奇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陇山”位于哪个地区? A. 甘肃 B. 陕西 C. 山西 D. 河南
诗中“静立身微耸”描绘了石头的什么特点? A. 动态 B. 静态 C. 颜色 D. 来源
诗中“惊窥首略回”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