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4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2:23
原文展示:
上郡 其二 李攀龙 〔明代〕 叱驭何来绝塞游,独看山色向新秋。 人家渐出层厓树,客路高盘断壑流。 朔气忽随风雨至,孤城长傍夕阳愁。 五原子弟轻烽火,马上谈经半白头。
白话文翻译:
在边塞之地,我独自驱车旅行,欣赏着初秋的山色。 随着山势的升高,人家逐渐从层层叠叠的树木中显现出来,旅途中我沿着高高的山路盘旋,穿越深谷的流水。 北方的寒气突然随着风雨而来,孤独的城池长久地依傍着夕阳,显得忧愁。 五原的子弟们对烽火战争习以为常,他们在马背上谈论经典,半生已过,头发斑白。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攀龙,明代诗人,以其边塞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边疆风光和军旅生活,风格雄浑豪放。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边塞的旅行经历,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了边疆的艰苦生活和军人的坚韧精神。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边塞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风貌。诗中“独看山色向新秋”一句,表达了作者在边塞的孤独感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人家渐出层厓树”和“客路高盘断壑流”则进一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边疆的险峻和生活的艰辛。后两句“朔气忽随风雨至,孤城长傍夕阳愁”则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边疆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最后两句“五原子弟轻烽火,马上谈经半白头”则展现了边疆军人的坚韧和智慧,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风貌和军人的坚韧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边疆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叱驭何来绝塞游”中的“叱驭”指的是什么? A. 驱车 B. 骑马 C. 步行 D. 乘船
诗中“独看山色向新秋”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喜悦 C. 忧愁 D. 平静
诗中“五原子弟轻烽火”中的“轻烽火”是什么意思? A. 对战争习以为常 B. 害怕战争 C. 逃避战争 D. 厌恶战争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