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秋游洛阳》

时间: 2025-05-07 06:17:55

诗句

洛阳自古多才子,唯爱春风烂漫游。

今到白家诗句出,无人不咏洛阳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7:55

原文展示:

洛阳自古多才子,唯爱春风烂漫游。 今到白家诗句出,无人不咏洛阳秋。

白话文翻译:

洛阳自古以来就孕育了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他们特别喜爱在春风中尽情游玩。 如今我来到白家,诗句由此诞生,没有人不吟咏洛阳的秋天。

注释:

字词注释:

  • 洛阳:古都名,位于今河南省,历史上文化繁荣,多出才子。
  • 才子:有才华的文人。
  • 春风:春天的风,此处指美好的时光。
  • 烂漫: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 白家:可能指某个文人家庭或诗社。
  • 咏:吟咏,歌颂。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但“洛阳自古多才子”反映了洛阳在历史上的文化地位和文人辈出的现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成就。此诗可能是在徐凝游历洛阳时所作,表达了对洛阳文化的热爱和对秋天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徐凝游历洛阳时,感受到洛阳的文化氛围和秋天的美景,因而创作此诗,表达对洛阳的赞美和对秋天的喜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对洛阳文化和秋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座古都的深厚情感。首句“洛阳自古多才子”直接点明了洛阳的文化底蕴,而“唯爱春风烂漫游”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后两句“今到白家诗句出,无人不咏洛阳秋”则巧妙地将诗人的创作与洛阳的秋天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文化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对洛阳文化的一次深情致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洛阳自古多才子”:直接赞美洛阳的文化底蕴,指出洛阳历史上人才辈出。
  2. “唯爱春风烂漫游”:表达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春风烂漫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3. “今到白家诗句出”:说明诗人在白家创作了这首诗,白家可能是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
  4. “无人不咏洛阳秋”:强调洛阳秋天的美景和文化价值,无人不为之吟咏。

修辞手法:

  • 对仗:“洛阳自古多才子”与“无人不咏洛阳秋”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象征:“春风烂漫”象征美好的时光和自由自在的生活。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洛阳文化和秋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古都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洛阳:文化繁荣的象征。
  • 春风:美好时光和自由自在的象征。
  • 秋:丰收和成熟的象征,也代表了洛阳的文化底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家”可能指的是什么? A. 一个文人家庭 B. 一个诗社 C. 一个景点 D. 一个餐馆

  2. 诗中“春风烂漫游”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洛阳的厌恶 B. 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C. 对秋天的喜爱 D. 对春天的厌恶

  3. 诗中“无人不咏洛阳秋”强调了什么? A. 洛阳秋天的美景 B. 洛阳的文化价值 C. 洛阳的历史 D. 洛阳的春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秋天的宁静与美丽。

诗词对比:

  • 徐凝《和秋游洛阳》与杜甫《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但徐凝的诗更侧重于文化氛围,而杜甫的诗则融入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凝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查询

儋耳山 洞仙歌·咏柳 游净居寺(并叙) 歇白塔铺 残句吾曹总为长江老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作书寄王晋卿忽忆前年寒食北城之游走笔为此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 赠惠山僧惠表 次韵子由绿筠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迦罗 包含渡的词语有哪些 逢衣浅带 辛字旁的字 铭开头的成语 又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镌脾琢肾 佛口圣心 包含无的词语有哪些 小字头的字 窈蔼 饮伴 祠官 虞宾 里字旁的字 众所瞩目 白发朱颜 包含蝉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