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洛城秋砧》

时间: 2025-05-06 01:57:09

诗句

三川水上秋砧发,五凤楼前明月新。

谁为秋砧明月夜,洛阳城里更愁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7:09

原文展示: 洛城秋砧 徐凝 〔唐代〕 三川水上秋砧发,五凤楼前明月新。 谁为秋砧明月夜,洛阳城里更愁人。

白话文翻译: 在三川的水边,秋天的砧声响起,五凤楼前的明月显得格外清新。 在这样的秋夜,明月下的砧声,让洛阳城里的居民更加感到忧愁。

注释:

  • 三川:指洛水、伊水、瀍水,流经洛阳。
  • 秋砧:秋夜捣衣的声音,常用来象征思乡或忧愁。
  • 五凤楼:洛阳的著名建筑,象征繁华。
  • 明月新:指明亮的月亮,新在这里指明亮、清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此诗描绘了洛阳秋夜的景象,通过砧声和明月表达了深深的忧愁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徐凝身处洛阳时所作,通过描绘秋夜的砧声和明月,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或对时局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秋夜的砧声和明亮的月光,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忧郁的洛阳城。首句“三川水上秋砧发”,以砧声为引,勾起了读者的听觉感受,砧声在秋夜中显得格外清晰,增添了一丝凄凉。次句“五凤楼前明月新”,则通过视觉上的明月,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但这种清新却与后文的忧愁形成了鲜明对比。末句“谁为秋砧明月夜,洛阳城里更愁人”,直接点出了诗的主题,即在这样的夜晚,洛阳城里的居民心中充满了忧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传达了深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三川水上”和“秋砧发”描绘了秋夜的砧声,砧声在水中回荡,增添了诗的音韵美。
  • 次句“五凤楼前明月新”,以明月为背景,突出了秋夜的宁静和清新。
  • 末句“谁为秋砧明月夜,洛阳城里更愁人”,通过问句的形式,强调了秋夜的忧愁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明月被形容为“新”,比喻其明亮清新。
  • 拟人:砧声被赋予了情感,与人的忧愁相呼应。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秋夜的砧声和明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或对时局的忧虑,展现了深沉的忧愁情感。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秋砧、明月。秋砧象征思乡和忧愁,明月则象征宁静和清新,两者结合,形成了诗中的主要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三川”指的是哪三条河流? A. 洛水、伊水、瀍水 B. 黄河、长江、淮河 C. 珠江、长江、黄河 答案:A

  2. 诗中的“秋砧”象征什么? A. 思乡 B. 欢乐 C. 战争 答案:A

  3. 诗中的“五凤楼”位于哪个城市? A. 长安 B. 洛阳 C. 南京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通过明月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两者都通过明月表达了情感,但《静夜思》更多表达的是对故乡的直接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送赵侍朗被召 送赵侍朗被召 病中有感欲落不落雪旧事偶成唐律 赵和宗挽诗三首 上已日舍舟丰城 谢朱鹤皋招饮四诗 县郭新居人家 祁门道中即事 首春课湖庄种植 龙游道中得家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末孙 灵址 押宝 飠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扶摇直上 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努唇胀嘴 乚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量实 虫书鸟篆 震发 异口同声 王道乐土 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舄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