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崔庄庵壁》

时间: 2025-04-26 03:08:18

诗句

碧潭见说有龙蟠,万里沧溟气欲吞。

此去风雷轰蛰起,大施霖雨霈乾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8:18

原文展示:

碧潭见说有龙蟠,
万里沧溟气欲吞。
此去风雷轰蛰起,
大施霖雨霈乾坤。

白话文翻译:

这潭水清澈,听说有龙在这里盘踞,万里辽阔的海洋仿佛要将其吞没。此行将要迎来风雷轰鸣,蛰伏的力量将会重新苏醒,广大的天地将会沐浴在倾盆大雨之中。

注释:

  • 碧潭:指清澈的潭水。
  • 龙蟠:龙盘踞的意思,表示龙在潭中的存在。
  • 沧溟:指大海或深海。
  • 轰蛰起:轰鸣声中,蛰伏的东西开始活动。
  • 霖雨:细雨,长时间的降雨。
  • :指大雨,或是雨势绵绵。

典故解析:

“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权力和尊贵,常与水相关联,尤其是在古代传说中,龙是水域的主宰。诗中提到的“碧潭”与“龙蟠”体现了自然美与神秘力量的结合,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风多取材于自然,表现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宇宙力量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描绘壮丽自然景观的环境中,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钦佩与向往,反映了作者对天地间风云变化的观察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自然界的巨大力量与神秘气息。开头两句“碧潭见说有龙蟠,万里沧溟气欲吞”将清澈的潭水与浩瀚的海洋对比,给人以一种广阔的想象空间。潭水中的龙,象征着潜藏的力量与神秘,仿佛在暗示着水下的深邃与未知。接着,诗人用“风雷轰蛰起”描绘了即将来临的暴风雨,表现出一种紧迫感和动态的美,仿佛能感受到天地间的震动。最后一句“大施霖雨霈乾坤”则是对即将到来的雨水的期待,展示了自然界的恩赐与生机。整体来看,诗中表现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诗人以自己的敏感与细腻,捕捉到了自然变化的瞬间,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修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碧潭见说有龙蟠:碧绿的潭水,听说那里有龙在盘踞,暗示潭水的神秘与深邃。
  2. 万里沧溟气欲吞:广阔的海洋气息仿佛要将潭水吞没,表现出自然的浩瀚与力量。
  3. 此去风雷轰蛰起:即将前往的地方,风雷交加,暗示着即将来临的变化与动荡。
  4. 大施霖雨霈乾坤:将会有大雨倾泻而下,滋润大地,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潭水中有龙的形象比喻了自然界的神秘力量。
  • 拟人:自然现象如风雷被赋予了动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与赞美,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神秘与美丽,同时也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的渴望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潭:象征宁静与神秘。
  • :代表力量与尊贵。
  • 沧溟:象征浩瀚与无垠。
  • 风雷:象征变化与动荡。
  • 霖雨:象征生命的滋润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碧潭”象征什么?

    • A. 宁静与神秘
    • B. 动荡与变化
    • C. 权力与财富
  2. “万里沧溟气欲吞”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自然的敬畏
    • B. 对生命的绝望
    • C. 对人类的反思
  3. 本诗中提到的“龙”象征着?

    • A. 自然的美丽
    • B. 权力与尊贵
    •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1. 《春望》: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变化与人文情怀,表现出对时局的敏感与思考。
  2. 《登鹳雀楼》:通过高远的视角展现自然的壮丽,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题崔庄庵壁》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得徐伯雨太平书奉答 次天渊韵二首 其二 颂古 观莲所 其二 寿柳文范中书母 赠吾谨五首 其一 杂感四首 其二 率饮亭二十绝 其十三 经月少雨无雷连日方闻之 中元日得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聿字旁的字 梅三 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谋臣如雨 阿主 谬采虚声 单耳刀的字 麥字旁的字 渊妙 玉灶 业字旁的字 神女生涯 练达 雨字头的字 浮名虚誉 亲上做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