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吉老学士两浙提刑》

时间: 2025-05-07 07:10:45

诗句

重本恤刑天子圣,舟车持诏使臣贤。

部中汉吏无冤狱,葑上吴人益美田。

重过故乡逢故老,一闻鸣鹤记山川。

不须歌管唯诗酒,况有余杭白乐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0:45

原文展示

送吉老学士两浙提刑
作者:梅尧臣

重本恤刑天子圣,
舟车持诏使臣贤。
部中汉吏无冤狱,
葑上吴人益美田。
重过故乡逢故老,
一闻鸣鹤记山川。
不须歌管唯诗酒,
况有余杭白乐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吉老学士担任两浙提刑的祝福和期望。天子重视法律,关心民生,派遣贤能的官员来治理地方。当地的汉族官吏公正无私,百姓安居乐业,吴地的田地愈发富饶。我再次回到故乡,见到了年长的朋友,听到鸣鹤的声音,勾起了我对山川的回忆。不需要歌唱的乐器,只有诗酒相伴,更何况还有余杭的白乐天(白居易)在这里。

注释

  • 重本:重视根本,形容天子重视法律。
  • 恤刑:关心刑罚,减轻对百姓的刑罚。
  • 舟车持诏:指派遣的使者携带皇帝的命令。
  • 无冤狱:没有冤屈的案件,指公正的审判。
  • 葑上吴人:指吴地的农民,形容他们的田地越来越美好。
  • 鸣鹤:鸣叫的鹤,象征着故乡的自然景观和无尽的思念。
  • 白乐天:白居易,著名的诗人,以诗酒相伴,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渊,号鹤汀,宋代诗人,因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被称为“梅诗”。他在诗歌创作上受到陶渊明、王维等人的影响,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梅尧臣送别好友吉老学士出任两浙提刑之际,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地方治理的期望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吉老学士的祝福和对社会治理的关注。诗中开篇就提到“重本恤刑”,显示出对天子重视法律、关心民生的赞赏,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公正的期待,也体现了宋代政治的理想。接着通过描绘“舟车持诏使臣贤”,暗示吉老学士的能力和责任,展现出对他前程的美好祝愿。

在描写地方情况时,诗人提到“部中汉吏无冤狱”,这不仅是对吉老学士的期许,更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关注,表现出诗人对社会正义的渴望。而“葑上吴人益美田”则通过描绘富饶的土地,展现出地方治理的成功。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重过故乡逢故老”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年长朋友的尊重,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最后,结尾以“况有余杭白乐天”收束,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诗酒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这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情祝福,也有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梅尧臣高超的诗歌艺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重本恤刑天子圣:天子重视法律,关心百姓的安危。
  2. 舟车持诏使臣贤:派遣贤能的官员,携带皇命出行。
  3. 部中汉吏无冤狱:地方官吏公正无私,百姓安居乐业。
  4. 葑上吴人益美田:吴地的农民因治理得当,田地更加富饶。
  5. 重过故乡逢故老:重回故乡,见到了年长的朋友。
  6. 一闻鸣鹤记山川:听到鸣鹤的声音,勾起对故乡山川的回忆。
  7. 不须歌管唯诗酒:不需要乐器,唯有诗酒作伴。
  8. 况有余杭白乐天:更有余杭的白居易在此,增添了诗酒的乐趣。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舟车持诏,重本恤刑”,工整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鸣鹤”象征故乡的美好,激发情感。
  • 排比:如描述社会安定与富饶,增强了表达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同时对社会公正与民生福祉的关注,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深情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子:代表权威与公正,象征国家治理。
  • 吴人:象征地方百姓的安乐与富饶。
  • 鸣鹤:代表自然之美,勾起对故乡的思念。
  • 诗酒:象征生活的情趣与雅致,体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重本恤刑”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赞赏? A. 天子的圣明
    B. 地方官员
    C. 田地的富饶

  2. “无冤狱”指的是: A. 没有冤屈的案件
    B. 田地没有荒废
    C. 官员没有贪污

  3. 诗中提到的“白乐天”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 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诗词对比

  1. 《送友人》:李白在送别友人的诗中也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与祝福,形式上与梅尧臣的作品相似。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的这首诗以更加豪放的笔调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的思考,对比梅尧臣的细腻情感展现出不同的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梅尧臣诗文集》

这份内容提供了对梅尧臣《送吉老学士两浙提刑》的全面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一剪梅 一剪梅 闻警 一剪梅 一剪梅·漠漠春阴酒半酣 探春慢 春日感怀依梦窗韵 探春慢 次白石韵 探春慢 咏愁 探春令 败垣见西府海棠 探春令 探春 杏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振聋发聩 耒字旁的字 京本通俗小说 凈头 象形拳 黜陟赏罚 谈吐风雅 匕字旁的字 撬窗挖壁 巛字旁的字 瞑思苦想 几字旁的字 包含芸的词语有哪些 辛字旁的字 争相 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洋开头的成语 殴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