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0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02:09
《新秋普明院竹林小饮得高树早凉归》 作者: 梅尧臣
翻然思何苦,昨夜秋风高。
良友念将别,幅巾邀此遨。
清梵隔寒流,乱蝉鸣古树。
谁知林下游,复得杯中趣。
池上暑风收,竹间秋气早。
回塘莫苦留,已变王孙草。
未坠高梧叶,初生玉井凉。
愁心异潘岳,独自向河阳。
不减阮家会,所嗟当北归。
厌厌敢辞醉,明发此欢非。
我忽然想到,为什么要这样苦恼呢?昨夜的秋风已逐渐高亢。亲爱的朋友们想到要分别,围着茶巾邀请我共游。清澈的梵音隔着寒流,古树上蝉鸣声此起彼伏。谁会想到,在林间游玩,我重新找到了酒杯中的乐趣。池塘上的暑气已经消退,竹林中的秋气早已降临。回到池塘边,不要苦苦留恋,那里已变成了王孙草。我高梧的叶子尚未落下,清晨的凉意初生。我的愁苦心情与潘岳不同,独自向河阳而去。阮籍的聚会不会减弱,我所感叹的只是北归的无奈。厌倦了酒醉,我不敢轻言告别,这份欢愉明天就要结束。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雪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丽的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渗透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诗人与友人相聚之时,表达了对秋季的感悟与离别的伤感。通过描绘竹林、秋风等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梅尧臣的这首《新秋普明院竹林小饮得高树早凉归》通过对秋日自然景色的描写,抒发了对友人离别的惆怅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开头的“翻然思何苦”便引出一段自省,诗人似乎在劝解自己不要烦恼。接着,诗中描绘了与友人共饮的场景,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古树上的蝉鸣与寒流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季节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
“回塘莫苦留,已变王孙草”一句,深刻地道出了离别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惜。此后,诗人又提到自己愁苦的心情与古代名士潘岳相似,却又独自向河阳而去,表现出一种孤独感。最后几句则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无奈与向往,尽管明天就要离去,但这一刻的欢愉却是值得珍惜的。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生动,通过自然与人情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体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友情、离别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色映射出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良友念将别”反映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惆怅
c) 生气
“清梵隔寒流”中的“清梵”指什么?
a) 清水
b) 佛教音乐
c) 秋风
诗人向哪个地方独自行走?
a) 河阳
b) 山顶
c) 村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