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昌言官舍十题·病竹》

时间: 2025-05-04 10:43:44

诗句

园竹久不台,芜没真可吊。

岂无枯槁容,萧疏自殊调。

至人爱高节,命斧除藜藋,何用报于恩,清阴与长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3:44

原文展示

园竹久不台,芜没真可吊。
岂无枯槁容,萧疏自殊调。
至人爱高节,命斧除藜藋,
何用报于恩,清阴与长啸。

白话文翻译

竹子在园中已久未修整,杂草丛生,实在让人感叹。
难道没有枯干的样子,但它的疏落却别有一番风味。
至高的人士喜爱其高洁的品格,命人用斧头去除杂草,
又何必回报恩情呢,清幽的阴影与长久的高歌自有其价值。

注释

  • 园竹:指生长在园中的竹子。
  • 不台:不再修整。
  • 芜没:杂草丛生。
  • 岂无:难道没有。
  • 枯槁:枯干的样子。
  • :气调,风韵。
  • 至人:至高者,品德高尚的人。
  • 命斧:命令用斧头。
  • 藜藋:杂草,指杂乱的植物。
  • 报于恩:回报恩情。
  • 清阴:清幽的阴影。
  • 长啸:长久的高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著称,此书对后世史学有着深远影响。司马光的诗歌风格简练、清新,常表现出志向与理想。

创作背景

《和昌言官舍十题·病竹》创作于宋代的政治与文化背景中,诗人借竹子表现出对品格的追求,与对世俗环境的感慨,反映出士人的高洁情怀与对自己处境的认知。

诗歌鉴赏

《病竹》以竹子为喻,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理想和现实困境的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竹子生长环境的荒芜,暗示着社会风气的衰败和士人理想的无奈。竹子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其后,诗人提到“至人爱高节”,强调了品德高尚者对竹子的欣赏,表明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诗中提到的“命斧除藜藋”,则显示了对世俗杂务的排斥,表明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渴望。结尾的“何用报于恩”,则是对自身价值的坚定自信,体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表明清幽的环境和内心的高歌才是最值得珍视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园竹久不台,芜没真可吊。
    描述竹子长时间未被修整,环境杂草丛生,发出感叹。

  2. 岂无枯槁容,萧疏自殊调。
    竹子虽有枯干的样子,但其清幽的疏落却别有一番韵味。

  3. 至人爱高节,命斧除藜藋。
    崇尚高洁品格的人会命人用斧头去除杂草,强调对理想的追求。

  4. 何用报于恩,清阴与长啸。
    诗人认为,无需回报恩情,清幽的阴影与高歌才是内心的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竹子比作高洁的品格,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
  • 对仗:如“清阴与长啸”,体现了诗的音韵美。
  • 拟人:将竹子赋予人的情感,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与现实环境的反思,表现了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竹子:象征高洁的品格与理想。
  • 杂草:代表世俗的纷扰与腐朽。
  • 清阴:暗示内心的宁静与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园竹”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树木
    B. 一种竹子
    C. 一种杂草
    答案:B

  2.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高洁品德的向往
    C. 对名利的放弃
    答案:B

  3. “清阴与长啸”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享受名利
    B. 追求内心的宁静
    C. 忧虑未来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竹里馆》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望岳》:描绘了自然壮丽景色与志向,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
  • 王维的《竹里馆》:同样以竹子为意象,体现出诗人对清幽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寻梅十首 其四 寻梅十首 其三 寻梅十首 其二 寻梅十首 寻梅 寻梅十首 其十 寻梅十首 其九 寻梅 寻梅 寻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先字旁的字 阿世盗名 而字旁的字 身名俱败 面字旁的字 羽字旁的字 包含捷的成语 乱坠天花 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坐井窥天 横逞 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青龙疏 同字框的字 魁然 六出奇计 怜贫恤老 郡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