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3:44
园竹久不台,芜没真可吊。
岂无枯槁容,萧疏自殊调。
至人爱高节,命斧除藜藋,
何用报于恩,清阴与长啸。
竹子在园中已久未修整,杂草丛生,实在让人感叹。
难道没有枯干的样子,但它的疏落却别有一番风味。
至高的人士喜爱其高洁的品格,命人用斧头去除杂草,
又何必回报恩情呢,清幽的阴影与长久的高歌自有其价值。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著称,此书对后世史学有着深远影响。司马光的诗歌风格简练、清新,常表现出志向与理想。
《和昌言官舍十题·病竹》创作于宋代的政治与文化背景中,诗人借竹子表现出对品格的追求,与对世俗环境的感慨,反映出士人的高洁情怀与对自己处境的认知。
《病竹》以竹子为喻,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理想和现实困境的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竹子生长环境的荒芜,暗示着社会风气的衰败和士人理想的无奈。竹子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其后,诗人提到“至人爱高节”,强调了品德高尚者对竹子的欣赏,表明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诗中提到的“命斧除藜藋”,则显示了对世俗杂务的排斥,表明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渴望。结尾的“何用报于恩”,则是对自身价值的坚定自信,体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表明清幽的环境和内心的高歌才是最值得珍视的。
园竹久不台,芜没真可吊。
描述竹子长时间未被修整,环境杂草丛生,发出感叹。
岂无枯槁容,萧疏自殊调。
竹子虽有枯干的样子,但其清幽的疏落却别有一番韵味。
至人爱高节,命斧除藜藋。
崇尚高洁品格的人会命人用斧头去除杂草,强调对理想的追求。
何用报于恩,清阴与长啸。
诗人认为,无需回报恩情,清幽的阴影与高歌才是内心的安宁。
整首诗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与现实环境的反思,表现了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园竹”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树木
B. 一种竹子
C. 一种杂草
答案:B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高洁品德的向往
C. 对名利的放弃
答案:B
“清阴与长啸”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享受名利
B. 追求内心的宁静
C. 忧虑未来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