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2:39
沁园春 寿张婉紃夫人
作者:徐比玉 〔清代〕
萸佩凝香,菊屏呈艳,秋光正妍。
喜琼苏刚熟,冰桃堪蔫,欢联雁序,会集群仙。
剪烛论文,拈针绣佛,煮茗常烹第二泉。
开兰阁,看添寿海鹤,争舞阶前。
龙涎篆袅炉烟。更灯爇长明照绮筵。
羡诗探六义,家传风雅,书娴八法,学绍渊源。
吃露餐霞,吟风啸月,涤尽尘心隐绿天。
倾心听,听琅璈竞奏,写遍红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美丽场景,佩戴着香气四溢的香袋,菊花装点着屏风,秋光正好。喜悦的琼苏刚刚成熟,冰桃也显得有些萎蔫,欢快的雁群在空中飞舞,仿佛在聚会。剪烛谈论着诗文,拿起针线绣佛,平常煮茶也常常用第二泉水。走进兰阁,看见海鹤争相在阶前舞动。龙涎香气缭绕,炉烟袅袅升起。更有灯火通明,照亮华丽的筵席。羡慕那些探讨诗歌的六义,家族传承的风雅,书法的八法,学习深厚的渊源。品尝露水和霞光,吟咏风声和月光,洗净内心的尘埃,隐于青天之中。倾心倾听,听那琅琊琴声竞相演奏,写满了红色的笺纸。
作者介绍:徐比玉,清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秋天的聚会中,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秋意的聚会场景。诗中将自然的美与人文的情感巧妙结合,表现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作者用“萸佩凝香”和“菊屏呈艳”来引入诗的主题,营造出一种美好的秋日景象。正当秋光明媚之际,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更是让整首诗充满了哲理。
在创作手法上,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同时,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际关系的温情,尤其是在“倾心听,听琅璈竞奏”一句中,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秋季的场景,也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通过不同的意象,诗人将自然的美与人文的情感融汇,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逐句解析:
萸佩凝香,菊屏呈艳,秋光正妍。
描述了秋天的美丽景色,香气四溢的萸佩和鲜艳的菊花,体现了秋天的生机与美丽。
喜琼苏刚熟,冰桃堪蔫,欢联雁序,会集群仙。
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雁群飞舞象征着团聚与欢庆。
剪烛论文,拈针绣佛,煮茗常烹第二泉。
通过剪烛、绣佛和煮茶等日常活动,展现了生活的雅致与宁静。
开兰阁,看添寿海鹤,争舞阶前。
描绘出兰阁的优雅与海鹤的灵动,象征着长寿与欢乐。
龙涎篆袅炉烟。更灯爇长明照绮筵。
通过龙涎香和长明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聚会氛围。
羡诗探六义,家传风雅,书娴八法,学绍渊源。
表达了对诗歌和书法的热爱,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吃露餐霞,吟风啸月,涤尽尘心隐绿天。
抒发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倾心听,听琅璈竞奏,写遍红笺。
最后,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以秋天的聚会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展现了人们在自然与人文交融中所感受到的和谐美好。
诗词测试:
诗中“萸佩凝香”中的“萸”是什么?
“剪烛论文”中的“论文”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六义”指的是哪六种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