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二月奉教作》

时间: 2025-04-26 03:18:57

诗句

柳陌莺初啭,梅梁燕始归。

和风泛紫若,柔露濯青薇。

日艳临花影,霞翻入浪晖。

乘春重游豫,淹赏玩芳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8:57

原文展示:

二月奉教作
作者: 李峤

柳陌莺初啭,梅梁燕始归。
和风泛紫若,柔露濯青薇。
日艳临花影,霞翻入浪晖。
乘春重游豫,淹赏玩芳菲。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柳树夹道的小路上,黄莺刚刚开始鸣唱;在梅树上,燕子也开始归来。
和风轻拂,紫色的花瓣随风荡漾,柔和的露水洗涤着青色的薇草。
阳光照耀在花影上,彩霞翻腾映入波光之中。
我乘着春天的时光再次游览,沉浸在这芳香的美景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柳陌:柳树成行的小路。
  • :黄莺,一种春天常见的鸟。
  • 梅梁:梅树的枝梁。
  • :燕子,迁徙鸟类,春天归来。
  • 紫若:紫色的花瓣。
  • 柔露:柔和的露水。
  • 青薇:一种植物,常用于描绘清新自然的意象。
  • 日艳:阳光灿烂,光线明媚。
  • 霞翻:彩霞翻动。
  • 浪晖:波光的辉映。
  • :指豫州,古时地名,今河南省。
  • 淹赏:沉浸于欣赏之中。
  • 芳菲:花草的香气和美丽。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涉及到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春意盎然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峤,字子骏,唐代诗人,曾任朝官,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歌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春天的二月,正是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的时节,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李峤的《二月奉教作》以生动的自然描绘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全诗以柳陌、莺鸣、梅梁、燕归的景象开篇,勾勒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柳树在和风中摇曳,黄莺初啭,仿佛在为春天的到来而欢唱;梅树上的燕子归来,为这幅美丽的画卷增添了几分生动。

接下来的“和风泛紫若,柔露濯青薇”一句,展现了春天的柔和与温暖,紫色的花瓣在和风中轻轻荡漾,露水润泽着青色的薇草,传达出一种清新、柔和的自然气息。此处的意象运用细腻,体现出李峤对春天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悟。

“日艳临花影,霞翻入浪晖”一句,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花影,及波光粼粼的彩霞,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动。最后两句“乘春重游豫,淹赏玩芳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沉醉,流露出一种愉悦和满足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生命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的深情,具有浓厚的抒情性和画面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柳陌莺初啭:描绘了春日的柳树小路,黄莺刚开始鸣叫,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梅梁燕始归:梅树上燕子回归,进一步加强春天的气息,表现出生命的复苏。
  • 和风泛紫若:和煦的春风中,紫色的花瓣轻轻荡漾,传递出春天的柔美。
  • 柔露濯青薇:露水滋润着青色的薇草,表现出春天的清新和生机。
  • 日艳临花影:阳光照耀下的花影,展现自然的美丽。
  • 霞翻入浪晖:彩霞在波光中翻腾,增添了画面的动感和色彩。
  • 乘春重游豫:诗人决定在春天再度游览,表达对春天的向往。
  • 淹赏玩芳菲:沉浸在春天的美景中,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乘春重游”,意味着在春天的气息中游览,暗示与春天的亲密关系。
  • 拟人:如“莺初啭”,将黄莺的鸣叫拟人化,增加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全诗的句式结构对称,形成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的复苏和春天的温暖。
  • :代表春天的声音,生机的象征。
  • :象征着高洁和坚韧,常与春天相联系。
  • :代表归来的希望与新的开始。
  • :象征美与生命的美好。
  • :寓意美丽的景象,象征着梦幻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柳陌莺初啭”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诗中提到的“梅梁”主要指什么?
    A. 梅树的枝条
    B. 梅花的香气
    C. 梅树下的水流
    D. 梅花的颜色

  3. “乘春重游豫”中的“豫”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河南
    B. 河北
    C. 湖南
    D. 湖北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现了战乱带来的凄凉感,与李峤的春意盎然形成对比。
  •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的作品同样描绘春天的美景,但更多地关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反映出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李峤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对《二月奉教作》进行了详细的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

相关查询

奉答圣思讲论语长句 次韵师厚病间十首 一落索 宫亭湖 赠刘静翁颂四首 奉约宣叔颂 范德孺须笔裒诸工佳者共成十枝分送 驻舆遣人寻访後山陈德方家 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 鼓笛令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牡丹虽好,终须绿叶扶持 放横 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凵字底的字 釆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三言两句 捞毛的 咬定牙关 通财之谊 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包含肠的成语 矜名妒能 指骨 歌舞伎 齲字旁的字 夜静更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