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8:57
二月奉教作
作者: 李峤
柳陌莺初啭,梅梁燕始归。
和风泛紫若,柔露濯青薇。
日艳临花影,霞翻入浪晖。
乘春重游豫,淹赏玩芳菲。
全诗翻译:
在柳树夹道的小路上,黄莺刚刚开始鸣唱;在梅树上,燕子也开始归来。
和风轻拂,紫色的花瓣随风荡漾,柔和的露水洗涤着青色的薇草。
阳光照耀在花影上,彩霞翻腾映入波光之中。
我乘着春天的时光再次游览,沉浸在这芳香的美景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涉及到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春意盎然的情景。
作者介绍:
李峤,字子骏,唐代诗人,曾任朝官,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歌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春天的二月,正是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的时节,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李峤的《二月奉教作》以生动的自然描绘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全诗以柳陌、莺鸣、梅梁、燕归的景象开篇,勾勒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柳树在和风中摇曳,黄莺初啭,仿佛在为春天的到来而欢唱;梅树上的燕子归来,为这幅美丽的画卷增添了几分生动。
接下来的“和风泛紫若,柔露濯青薇”一句,展现了春天的柔和与温暖,紫色的花瓣在和风中轻轻荡漾,露水润泽着青色的薇草,传达出一种清新、柔和的自然气息。此处的意象运用细腻,体现出李峤对春天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悟。
“日艳临花影,霞翻入浪晖”一句,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花影,及波光粼粼的彩霞,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动。最后两句“乘春重游豫,淹赏玩芳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沉醉,流露出一种愉悦和满足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生命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的深情,具有浓厚的抒情性和画面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柳陌莺初啭”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梅梁”主要指什么?
A. 梅树的枝条
B. 梅花的香气
C. 梅树下的水流
D. 梅花的颜色
“乘春重游豫”中的“豫”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河南
B. 河北
C. 湖南
D. 湖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对《二月奉教作》进行了详细的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