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井栏砂宿遇夜客》

时间: 2025-05-04 10:16:55

诗句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6:55

原文展示

井栏砂宿遇夜客
作者:李涉 〔唐代〕
暮雨潇潇江上村,
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
世上如今半是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在一个雨夜,江边的村庄中,诗人遇见了一位豪放的夜客。诗中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暗示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都是以不同的方式生活着,最终都汇聚成了一个共同的人生。

注释

  • 潇潇:形容雨水细密而连绵的样子。
  • 豪客:指有志之士或豪放之人。
  • 逃名姓:逃避世俗的名声和身份。
  • 半是君:指代许多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涉,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现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雨夜,诗人在江边的村庄旅宿,遇到了同样在此过夜的豪客。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诗歌鉴赏

“井栏砂宿遇夜客”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雨夜场景,引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情感。前两句“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勾勒出一个雨夜江村的氛围,雨声与夜色交织,显得宁静又略带神秘。诗中“绿林豪客”不仅是人物的描写,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明他对志同道合者的期待和向往。

后两句“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则揭示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看法。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许多人都在追求名利,而诗人却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志同道合的友情与情感的联结。整首诗以一种淡然的态度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似乎在告诉人们,生活的意义不在于外在的名声,而在于内心的真实与友情的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暮雨潇潇江上村:描写了一个雨夜,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
  2. 绿林豪客夜知闻:引入豪放的夜客,暗示诗人与其之间的情谊。
  3. 他时不用逃名姓: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强调真实的自我。
  4. 世上如今半是君:指出当今世界中,志同道合的人并不在少数。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雨描绘得如同有情的伴侣,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如“暮雨潇潇”与“绿林豪客”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通过“名姓”与“君”的对比,隐喻出人生的选择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名利的看淡与对友情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清洗与洗礼,隐喻人生的洗净与反思。
  • 江村:代表着宁静与自然,反映出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
  • 豪客:象征着志向与理想,代表着追求自由与真诚的人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绿林豪客”指的是: A. 身份显赫的人
    B. 有志之士
    C. 乡野之人

  2. “世上如今半是君”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名利的渴望
    B. 对志同道合者的期待
    C. 对世俗的鄙夷

  3.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拟人
    B. 夸张
    C. 对仗

答案

  1. B
  2. B
  3. A,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维的《山中问答》

诗词对比

李涉的《井栏砂宿遇夜客》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涉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白居易则更关注自然与人生的短暂与流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涉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书歌妓泥金带 仲月赏花 中秋寄陈碧栖 绝句 游金精山 减字木兰花 寓怀 其二 寓怀 其一 秋海棠 其二 秋海棠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齲字旁的字 意指为狱 垂开头的成语 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四字头的字 釆字旁的字 拔树撼山 横谴 压电陶瓷 思潮起伏 包含揖的词语有哪些 大车以载 辵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厄劫 相枕 赏罚严明 孔情周思 还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