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宫词》

时间: 2025-07-30 06:55:45

诗句

长门秋夜雨,窗外滴寒声。

悔不先辞辇,应无别恨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6:55:45

原文展示:

宫词 寇准 〔宋代〕 长门秋夜雨,窗外滴寒声。悔不先辞辇,应无别恨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长门宫的秋夜,雨声透过窗户滴落,发出寒冷的声音。后悔没有提前辞别皇帝的车辇,这样就不会产生其他的怨恨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长门:指长门宫,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后所居之地,后泛指冷宫。
  • 秋夜雨:秋天的夜晚下雨。
  • 滴寒声:雨滴声显得格外寒冷。
  • 悔不先辞辇:后悔没有提前辞别皇帝的车辇。
  • 应无别恨生:应该就不会产生其他的怨恨了。

典故解析:

  • 长门宫:源自汉武帝与陈皇后的故事,陈皇后失宠后被幽禁于长门宫,后世多用此典故象征失宠或被遗弃的境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可能反映了作者对宫廷生活的感慨或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某个秋夜,作者感受到宫廷生活的孤寂与寒冷,从而抒发了对过去选择的悔恨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长门宫秋夜的雨声,营造了一种孤寂和寒冷的氛围。诗中的“悔不先辞辇”表达了作者对过去选择的深刻悔恨,而“应无别恨生”则透露出对未来可能产生的怨恨的预见和担忧。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命运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长门秋夜雨”,通过“长门”和“秋夜雨”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孤寂和寒冷的氛围。
  • 次句“窗外滴寒声”,进一步通过雨声的描绘,加深了这种孤寂和寒冷的感觉。
  • 第三句“悔不先辞辇”,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悔恨之情。
  • 末句“应无别恨生”,则是对未来可能产生的怨恨的预见和担忧。

修辞手法:

  • 通过“长门”和“秋夜雨”的意象,使用了象征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 “悔不先辞辇”和“应无别恨生”使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选择的悔恨和对未来的忧虑,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孤寂和寒冷,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门:象征失宠或被遗弃的境遇。
  • 秋夜雨:象征孤寂和寒冷。
  • 滴寒声:加深了孤寂和寒冷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长门”象征什么? A. 失宠 B. 得宠 C. 宫殿 D. 花园
  2. 诗中的“悔不先辞辇”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悔恨 C. 平静 D. 愤怒
  3. 诗中的“应无别恨生”预示了什么? A. 喜悦 B. 悔恨 C. 忧虑 D. 平静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长信怨》:同样以宫廷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失宠后的哀怨。
  • 杜甫的《秋兴八首》: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词对比:

  • 与王昌龄的《长信怨》对比,两者都以宫廷生活为背景,但寇准的诗更多表达了个人情感,而王昌龄的诗则更多表达了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寇准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唐宋诗作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再呈宜甫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其二 重九日忆菊 去岁与东郡幕府诸君同游河亭望太行雪饮酒赋诗今冬罢归京邑怅然有怀 送王著作西京签判 郑待郎挽歌辞 夏夜 十四日小园置茶招宗圣应之皆辞以醉为诗赠之 送王彦臣同年通判亳州 何秀才郊园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东的成语 右掖 望门贵族 尸字头的字 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产难 讪短 鱼沉雁静 青龙金匮 包含麟的成语 穴宝盖的字 先字旁的字 三年不窥园 咋唶 言行相诡 单人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燕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