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3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32:14
原文展示:
仲尼以圣德。行聘徧周流。遭斥厄陈蔡。归之命也夫。
白话文翻译:
孔子凭借其圣德,周游列国寻求聘用。不幸在陈蔡之间遭到排斥和困厄。最终归于天命,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琳是魏晋时期的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质朴自然。这首诗通过孔子的事迹,反映了作者对命运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感慨自己或他人的命运多舛时,借用孔子的事迹来表达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圣人坚韧精神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孔子一生的重要经历,即周游列国寻求聘用和在陈蔡之间遭遇困境。诗中“圣德”一词,凸显了孔子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智慧,而“遭斥厄陈蔡”则描绘了孔子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艰难和挫折。最后一句“归之命也夫”,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接受,同时也体现了孔子对天命的顺从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孔子事迹的回顾,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命运的无奈接受和对圣人坚韧精神的敬仰。通过孔子的事迹,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也应顺从天命,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仲尼”是指谁? A. 孟子 B. 孔子 C. 老子 D. 庄子
孔子在陈蔡之间遭遇了什么? A. 重用 B. 排斥和困厄 C. 赞扬 D. 忽视
诗中“归之命也夫”表达了什么? A. 对命运的反抗 B. 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C. 对命运的乐观态度 D. 对命运的无知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