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诗》

时间: 2025-04-29 20:32:14

诗句

仲尼以圣德。

行聘徧周流。

遭斥厄陈蔡。

归之命也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32:14

原文展示:

仲尼以圣德。行聘徧周流。遭斥厄陈蔡。归之命也夫。

白话文翻译:

孔子凭借其圣德,周游列国寻求聘用。不幸在陈蔡之间遭到排斥和困厄。最终归于天命,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注释:

  • 仲尼:孔子的字。
  • 圣德:指孔子的卓越品德和智慧。
  • 行聘:寻求聘用,指孔子周游列国,希望得到诸侯的重用。
  • 徧周流:周游各地。
  • 遭斥:遭到排斥。
  • 厄陈蔡:在陈国和蔡国之间遭遇困境。
  • 归之命也夫:归于天命,表示这是命运的安排。

典故解析:

  • 孔子周游列国:孔子为了推广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教育思想,曾周游列国,但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和重用。
  • 厄陈蔡:据《史记》记载,孔子在陈蔡之间被困,粮食断绝,弟子们病倒,孔子仍坚持讲学,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琳是魏晋时期的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质朴自然。这首诗通过孔子的事迹,反映了作者对命运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感慨自己或他人的命运多舛时,借用孔子的事迹来表达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圣人坚韧精神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孔子一生的重要经历,即周游列国寻求聘用和在陈蔡之间遭遇困境。诗中“圣德”一词,凸显了孔子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智慧,而“遭斥厄陈蔡”则描绘了孔子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艰难和挫折。最后一句“归之命也夫”,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接受,同时也体现了孔子对天命的顺从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孔子事迹的回顾,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仲尼以圣德:孔子凭借其卓越的品德和智慧。
  2. 行聘徧周流:周游列国,寻求诸侯的聘用。
  3. 遭斥厄陈蔡:在陈国和蔡国之间遭到排斥和困厄。
  4. 归之命也夫:最终归于天命,表示这是命运的安排。

修辞手法:

  • 借代:用“仲尼”代指孔子,简洁而富有文化内涵。
  • 对比:通过孔子周游列国与遭遇困境的对比,突出了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艰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命运的无奈接受和对圣人坚韧精神的敬仰。通过孔子的事迹,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也应顺从天命,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圣德: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智慧。
  • 行聘:象征着追求理想和抱负。
  • 遭斥:象征着困境和挫折。
  • 归之命:象征着对命运的接受和顺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仲尼”是指谁? A. 孟子 B. 孔子 C. 老子 D. 庄子

  2. 孔子在陈蔡之间遭遇了什么? A. 重用 B. 排斥和困厄 C. 赞扬 D. 忽视

  3. 诗中“归之命也夫”表达了什么? A. 对命运的反抗 B. 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C. 对命运的乐观态度 D. 对命运的无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论语》中的相关篇章,如《述而》、《子罕》等,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孔子的思想和事迹。
  • 其他诗人对孔子或命运的思考,如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等。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对比,两者都涉及对命运的思考,但杜甫的诗更多表现了个人的坎坷经历和对社会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史记·孔子世家》:详细记载了孔子的生平和事迹。
  • 《论语》:孔子的言行录,深入了解其思想和教育理念。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魏晋时期文学的背景和特点。

相关查询

友人过访 雪夜 题苏子瞻翰墨 题高尚书秋山暮霭图 题赵子固兰蕙卷 再题水村图 三月三日重游虎丘二首 其一 龚子敬同游桃花坞赵中时适至 与龚子敬同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又字旁的字 包含卜的成语 戳包儿 包含属的成语 声华行实 豸字旁的字 包含郭的成语 鼓刀屠者 舌字旁的字 洗湔 骨字旁的字 包含禁的词语有哪些 家常里短 隹字旁的字 逭死 意况大旨 青云志 凭河暴虎 名声若日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