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1:49
鸡冠花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秋至天地闭,百芳变枯草。
爱尔得雄名,宛然出陈宝。
未甘阶墀陋,肯与时节老。
赤玉刻缜栗,丹芝谢雕槁。
鲜鲜云叶卷,粲粲凫翁好。
由来名实副,何必荣华早。
君看先春花,浮浪难自保。
秋天来临,天地间万物凋零,百花也变成了枯草。你因我爱而得到了美名,宛如珍宝般出现在世间。我不甘心在这卑微的台阶上老去,宁愿与时光一起老去。赤色的玉石上雕刻着细腻的栗子,丹芝在雕刻的木头上凋谢。鲜艳的云叶卷起,色彩斑斓的凫翁多么美好。原本名声与实质是相辅相成的,何必在荣华富贵中早早自保?看看早春的花儿,浮萍一样的命运难以自保。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梅溪,宋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与苏轼、黄庭坚并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往往以生活为题材,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天,正值万物凋零之时,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名利的看淡。梅尧臣通过对鸡冠花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名声的辩证看法。
梅尧臣的《鸡冠花》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通过对鸡冠花的描写,呈现了诗人对生命、名声和时光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秋至天地闭,百芳变枯草”引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无常,给人一种伤感的氛围。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鸡冠花,赋予它雄伟的名声,象征着在艰难环境中仍然能够脱颖而出的人物。
诗中提到“赤玉刻缜栗,丹芝谢雕槁”,用富有意象的语言展示了艺术的精致。这里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礼赞。
在后面的部分,诗人提及“由来名实副,何必荣华早”,揭示了名声和实质的关系。他质疑那种过于追求荣华富贵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名利的淡然与超脱。最后“君看先春花,浮浪难自保”一句,提醒我们珍惜当下,既要追求美好,却也要懂得生命的局限性和无常。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深邃,展示了梅尧臣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鸡冠花的描写,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名声的真实,强调珍惜当下,淡泊名利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秋至天地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伤感
C. 激动
答案:B
“爱尔得雄名”中的“雄名”指的是什么?
A. 名声
B. 颜色
C. 形状
答案:A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追求荣华富贵
B. 生命的脆弱与名声的真实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鸡冠花》与杜甫的《春夜喜雨》均探讨了自然与生命的关系,但前者更注重名声与生命的哲理思考,而后者则强调了春雨对万物生长的滋润。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