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3:54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这万里无云的明月让我无法思念,愁苦和怨恨在天涯四处缠绕。
谁在远方的陇头长期戍守,哪里又是庭前的新离别?
昔日失宠的妃子在夜里归到院中,老将军在楼上叹息。
这月光照着多少人肠断,玉兔和银蟾却对此毫不知情。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深刻的社会内容著称。他的诗作广泛,题材多样,尤其擅长描写人情世态和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中秋节前后,正值白居易在长安任职时期,政治动荡和个人遭遇使他对团圆和离别产生了深刻的感慨。
《中秋月》是白居易在中秋佳节时写下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月亮的思念与对人间离别的感伤。诗中通过对月光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愁苦。开篇“万里清光不可思”揭示了月光的清澈与遥远,同时也暗示了思念的无奈与痛苦。接下来的“添愁益恨绕天涯”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仿佛在诉说着关于离别的故事。诗人用“谁人陇外久征戍”引出了对远方戍守士兵的思念,描绘了离别的孤独感和对故人的关切。最后,诗中对“玉兔银蟾”的提及,既是对月亮的神话象征,也暗示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悲哀。
整首诗情感真挚,极富感染力,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离别之苦的深刻思考,体现了白居易对人情冷暖和社会现实的关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中秋的月亮,探讨了离别、思念与孤独,体现了人对团圆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万里清光”指的是什么?
“添愁益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玉兔银蟾”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