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2:17
奉诏登左掖,束带参朝议。
何言初命卑,且脱风尘吏。
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当时非不遇,尚无过斯位。
况余蹇薄者,宠至不自意。
惊近白日光,惭非青云器。
天子方从谏,朝廷无忌讳。
岂不思匪躬,适遇时无事。
受命已旬月,饱食随班次。
谏纸忽盈箱,对之终自愧。
我奉命来到左掖,束好衣带参加朝议。
怎么能说我初任清卑,刚脱离风尘的官吏。
杜甫和陈子昂,他们的才华名声响彻天地。
当时他们并非没有机会,却没有超越我此刻的地位。
更何况我这个才疏学浅的人,居然得到了这样的宠信,自己都感到意外。
在阳光明媚的白昼,我感到惭愧,自己并不是青云之上的人才。
天子正在采纳谏言,朝廷中没有什么忌讳。
难道不应该想想我自己,正好遇到这个时局却没有什么事可做。
受命已经十多天,每天吃饱饭过着按时的生活。
然而谏言的纸张忽然装满了箱子,面对这一切我感到无比羞愧。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情感真挚的诗歌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触及社会现实,表达对民生的关怀。
《初授拾遗》写于白居易初次被任命为拾遗的时期,诗中流露出他的谦卑与自省,反映了他对自己地位的思考及对前辈文人的敬仰。
《初授拾遗》是一首充满自省与谦卑之心的诗。白居易在诗中回顾了自己的处境,承认自己在才华与成就上与前辈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诗的开头,白居易以“奉诏登左掖”开篇,说明他刚刚踏入朝廷的场合,心中充满对新职位的敬畏与忐忑。接着,他提到杜甫和陈子昂,二人都是当时杰出的文学家,白居易在此表达了对他们的仰慕与自愧不如。在“况余蹇薄者”一句中,他强调自己才学低微,意外得到如此宠信,显示出他对权力的警惕与对自身能力的清醒认识。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权力的谦卑态度,表明了对文人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自己处境的自省与谦卑,体现了他对权力的警惕、对前辈的敬仰以及对自身能力的清醒认识。诗中流露出一种希望在朝廷上真正有所作为的愿望和对文人理想的追求。
白居易提到的两位诗人是谁?
A. 杜甫和李白
B. 杜甫和陈子昂
C. 李白和王维
D. 王维和陈子昂
诗中提到“青云器”指什么?
A. 高贵的器物
B. 杰出的人才
C. 乡土的器具
D. 青色的云彩
白居易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骄傲
B. 羞愧
C. 愤怒
D.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