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1:38
塞垣春(寄子山)
作者:张先 〔宋代〕
野树秋声满。对雨壁风灯乱云低翠帐,烟销素被,签动重幔。
甚客怀先自无消遣。更篱落秋虫叹。叹樊川风流减。旧欢难得重见。
停酒说扬州,平山月应照棋观。绿绮为谁弹,空传广陵散。
但光纱短帽,窄袖轻衫,犹记竹西庭院。老鹤何时去,认琼花一面。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氛围,野外的树木在秋风中声声细语。面对着窗外雨打墙壁、灯光摇曳的情景,低垂的云端笼罩着翠绿的帐幕,烟雾散去,白色的被褥也随之消散,重重的帷幔轻轻摇动。
我不知道如何打发这无聊的时光,听到篱笆外秋虫的哀鸣,感叹樊川的风流已经减少,往日的欢乐难以再见。
一边喝酒一边谈论扬州,平山的明月应该会照亮棋局。绿绮的琴声为谁而弹,空传的广陵散又是什么时候的事?
我只记得那轻纱短帽、窄袖轻衫,仍然想念竹西的庭院。老鹤何时才能离去,认得那一面琼花?
作者介绍:张先,字子良,号天池,南宋时期著名词人,被誉为“江南词派”的代表之一,擅长咏物抒情,作品风格细腻优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失落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心情,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塞垣春(寄子山)》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悟与对往昔的思念。开头的“野树秋声满”,直接引入秋的旋律,喻示着孤独与思索。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描绘了雨夜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惆怅的氛围。在“叹樊川风流减”处,诗人感叹过往的美好与现实的冷清,情感愈发浓厚。
酒局之中,诗人与友人谈论扬州的往事,似乎在追忆那些欢乐的时光,而此时的他却被孤独与懷念包围。最后的“老鹤何时去,认琼花一面”,更是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奈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人对时间流逝与失去的深刻感慨。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张先高超的艺术才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探讨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孤独与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往昔的深切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塞垣春》的作者是谁?
诗中“叹樊川风流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广陵散”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先与李清照的作品在情感表达上都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但张先更倾向于对秋天的感伤,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对爱情的追忆与思考。两位诗人在诗歌中均展现出对逝去时光的深情回望,体现了宋代词人的共通情怀。
以上内容为对《塞垣春(寄子山)》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词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