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蔡君谟侍郎寒食西湖》

时间: 2025-04-27 14:35:08

诗句

飞飞画楫绕花洲,霁雨浮花出岸流。

谁广金明为水战,自来银汉有霓舟。

行從使节春忧盛,住买吴山老未由。

人迟归轩香接路,一分新月管弦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5:08

原文展示:

次韵蔡君谟侍郎寒食西湖
张先 〔宋代〕
飞飞画楫绕花洲,霁雨浮花出岸流。
谁广金明为水战,自来银汉有霓舟。
行從使节春忧盛,住买吴山老未由。
人迟归轩香接路,一分新月管弦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景和春日的氛围。画舫轻快地绕过花洲,雨过天晴,花浮在水面上,岸边的水流轻轻荡漾。谁在用金明的乐器举行水上宴会?自古以来,银河上就有彩舟在航行。随行的使者春天忧虑重重,停留在吴山的老者却无计可施。人们迟迟未归,香气萦绕的回廊接引着归路,一弯新月映照着管弦楼阁。

注释:

  1. 飞飞:形容船只轻快的样子。
  2. 画楫:画舫,指装饰华丽的船只。
  3. 花洲:花洲,指盛开花朵的水中小洲。
  4. 霁雨:雨后天晴。
  5. 银汉:银河,常用作美丽的象征。
  6. 霓舟:霓,彩虹的意思,指装饰华丽的船。
  7. 行從:随行的使者。
  8. 吴山:指吴地的山,常用来指代江南地区。
  9. 归轩:归路的亭阁。

典故解析:

  1. “银汉”典出《诗经》,常用来形容河流的美丽。
  2. “霓舟”可能源于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雅士水上游玩的描写。
  3. “吴山”与江南文化密切相关,常常被用来描绘江南的秀美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先,字公权,号秋水,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以词风清丽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花鸟和人情,情感细腻,风格独特,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寒食节,诗人借助西湖的美景抒发对春日的思念与感慨,反映出当时人们在节日中游玩的情景和心境。

诗歌鉴赏:

《次韵蔡君谟侍郎寒食西湖》是一首描绘西湖春景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人文情怀。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西湖的自然风光与游人活动的和谐共存。首句“飞飞画楫绕花洲”描绘了轻快的画舫在花洲间游弋的场景,给人一种生动的视觉感受。接下来的句子“霁雨浮花出岸流”则通过雨后晴天的自然变化,描绘了湖面花朵漂浮的美丽情景,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游人们的欢乐与随行者的忧虑,传达了一种复杂的人生情感。特别是“行從使节春忧盛,住买吴山老未由”两句,既有对春日的忧虑,也有对江南山水的依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最后两句“人迟归轩香接路,一分新月管弦楼”则以新月和管弦楼来结束,给人以美好的期待与想象,蕴含着对未来的向往。

诗的整体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张先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飞飞画楫绕花洲”:表现船只轻盈灵动,环绕着盛开的花洲,给人一种活泼的感觉。
  2. “霁雨浮花出岸流”:描绘了雨后阳光洒落,花朵漂浮在湖面,流动的水面显得格外美丽。
  3. “谁广金明为水战”:用“金明”指代乐器,问谁在水上举行盛大的宴会,表现出热闹的景象。
  4. “自来银汉有霓舟”:提到自古以来银河上就有华丽的船只,暗含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5. “行從使节春忧盛”:随行的使者心中忧虑重重,反映出春天的愁苦,与美景形成对比。
  6. “住买吴山老未由”:停留在吴山的老者无计可施,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沧桑。
  7. “人迟归轩香接路”:形容游人迟迟未归,香气萦绕的回廊引导着归路,营造出恬静的氛围。
  8. “一分新月管弦楼”:一弯新月映照着管弦楼阁,象征着美好与希望的未来。

修辞手法:

  1. 比喻:如“霁雨浮花”用雨后的景象比喻春天的美好。
  2. 对仗:如“飞飞画楫”与“霁雨浮花”形成对仗,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3. 排比:多次使用“谁”“住”“人”等词,形成排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春日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美好与忧愁的交织,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飞飞:象征轻快与活泼。
  2. 花洲: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3. 银汉:象征夜空的美好与浪漫。
  4. 霓舟:象征华丽与优雅。
  5. 新月:象征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西湖的雨后美景? A. 飞飞画楫绕花洲
    B. 霁雨浮花出岸流
    C. 行從使节春忧盛
    D. 一分新月管弦楼

  2. 诗中提到的“吴山”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南方地区
    B. 西北地区
    C. 北方地区
    D. 东北地区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春日的欢乐
    B. 对人生的无常与忧虑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江南风光的赞美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 李清照《如梦令》
  3.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1. 张先与苏轼的作品都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但张先更强调人文情怀,苏轼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
  2. 李清照的词作同样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她的作品中常带有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柔情。

参考资料: 1.《宋词三百首》 2.《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3.《张先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子夜吴歌·春歌 蜀道难 长干行·其一 长相思·其二 长相思·其一 玉阶怨 将进酒 行路难·其三 行路难·其二 行路难·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怕的成语 包含技的成语 动怒 单耳刀的字 金字旁的字 廊宇 一卒之令 计算尺 绞丝旁的字 绾角兄弟 耂字旁的字 量体裁衣 拉长线 麻字旁的字 焦尽 包含暖的成语 宓穆 矜功负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