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李伯时渊明东篱图》

时间: 2025-05-01 00:32:39

诗句

彼哉嵇阮曹,终以明自膏。

靖节固昭旷,归来侣蓬蒿。

新霜著疏柳,大风起江涛。

东篱理黄华,意不在芳醪。

白衣挈壶至,径醉还游遨。

悠然见南山,意与秋气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2:39

原文展示:

彼哉嵇阮曹,终以明自膏。
靖节固昭旷,归来侣蓬蒿。
新霜著疏柳,大风起江涛。
东篱理黄华,意不在芳醪。
白衣挈壶至,径醉还游遨。
悠然见南山,意与秋气高。


白话文翻译:

这群人呀,嵇康、阮籍和曹操,最终还是以明白自我为重。
靖节的高洁自然是显而易见,我愿归来与蓬蒿为友。
新霜覆盖了稀疏的柳树,大风掀起江上的波涛。
在东篱下理顺黄花,我的心意并不在于美酒佳酿。
白衣人提着壶来到,径直醉了又游玩。
悠然地看到南山,心情与秋天的气息一样高远。


注释:

  • 嵇阮曹: 指古代著名的隐士和文学家,象征高洁的志向与自由的生活。
  • 靖节: 指靖节高洁的人品。
  • 蓬蒿: 形容隐士的生活环境,意指清贫。
  • 新霜: 指秋冬季节的寒霜,暗示时节的变迁。
  • 东篱: 指东边的篱笆,象征隐逸的生活。
  • 芳醪: 指美酒,暗示世俗的享乐。
  • 南山: 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画家,兼任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之作,也有细腻、婉约之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诗人心情愉悦,借景抒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他在逆境中的豁达心态。


诗歌鉴赏:

《题李伯时渊明东篱图》是一首体现苏轼高洁人格和乐观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呈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开头提及的嵇康、阮籍和曹操,象征着对高洁志向的推崇,他们的生活不仅是个人的选择,更是一种文化理想的体现。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不断地通过自然意象来传达内心的情感。新霜、疏柳、大风、江涛等自然景象,既描绘了秋冬时节的景致,也折射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尤其是“东篱理黄华,意不在芳醪”,展现了诗人宁愿与自然为伴,淡泊名利的超然态度。

最后两句“悠然见南山,意与秋气高”,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南山象征着高远和理想,而秋气则代表着成熟与沉稳。整个诗作在运用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高洁人格的向往,体现了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彼哉嵇阮曹: 提及隐士,表明对其理想的向往。
  2. 终以明自膏: 表达了内心对清白与明理的追求。
  3. 靖节固昭旷: 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强调其显而易见。
  4. 归来侣蓬蒿: 表达了对清贫生活的乐观态度。
  5. 新霜著疏柳: 描绘自然景象,用以体现孤独与时光的流逝。
  6. 大风起江涛: 强调自然的力量与壮阔。
  7. 东篱理黄华: 表达隐逸生活的乐趣。
  8. 意不在芳醪: 强调对物质享乐的淡泊。
  9. 白衣挈壶至: 描绘友人的到来,体现人际关系的简单美好。
  10. 径醉还游遨: 表达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11. 悠然见南山: 显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的理想。
  12. 意与秋气高: 表达与自然同高的情感,传达一种超脱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白衣挈壶”暗含隐士形象,象征清净与淡泊。
  • 对仗: “新霜著疏柳,大风起江涛”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自然的变化。
  • 拟人: 自然景象如“江涛”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对高洁人格和自由生活态度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篱: 代表隐逸的生活。
  • 黄华: 象征自然之美,体现简单与纯粹。
  • 白衣: 代表清白与高洁。
  • 南山: 象征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隐士有哪几位? A. 李白
    B. 嵇康、阮籍、曹操
    C. 王维

  2. “意不在芳醪”中的“芳醪”指的是什么? A. 美酒
    B. 美食
    C. 花香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意境? A. 忧伤
    B. 自由与高远
    C. 热闹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系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宁静的生活。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题李伯时渊明东篱图》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描绘了隐逸生活,但苏轼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内心的豁达,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参考资料:

  • 《苏轼传》,作者:李某某
  • 《宋诗选》,编辑:张某某
  • 《中国古代文学史》,编著:王某某

这些参考资料可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苏轼及其作品。

相关查询

别后舟中风雨却寄 追丘生于临皋道中 与生饮醉后泣下口占 题亭中安石榴呈生 得生诗寄怨 刺血寄生诗 送生后还李楼 黄林野送丘生北上(二首) 黄林野送丘生北上(二首) 寄丘生东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择执 覆巢倾卵 一举成名天下闻 月晕知风,础润知雨 撞车 包含燠的词语有哪些 立刀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包含肿的词语有哪些 雨字头的字 目字旁的字 包含诿的词语有哪些 贪名逐利 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宝盖头的字 葫芦依样 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连里竟街 洽普 阙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