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温汤对雪》

时间: 2025-05-07 06:51:03

诗句

北风吹同云,同云飞白雪。

白雪乍回散,同云何惨烈。

未见温泉冰,宁知火井灭。

表瑞良在兹,庶几可怡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1:03

原文展示:

温汤对雪
北风吹同云,同云飞白雪。
白雪乍回散,同云何惨烈。
未见温泉冰,宁知火井灭。
表瑞良在兹,庶几可怡悦。

白话文翻译:

北风呼啸,朵朵白云随之飘飞,洒下纷纷白雪。
白雪刚刚飘散,白云却显得如此惨烈。
若不见温泉的冰冻,怎能知晓火井的熄灭?
祥瑞的征兆正好在这里,希望能带来些许快乐。

注释:

  • 同云:指一起飘飞的云。
  • 乍回散:刚刚回散,形容白雪的飘散状态。
  • 温泉冰:温泉的水结成冰,表示温暖的象征。
  • 火井灭:火井熄灭,象征温暖的消失。
  • 表瑞:表明吉祥的征兆。
  • 庶几:希望,期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隆基(685-762),即唐明皇,是唐代的一位重要皇帝,文学修养深厚,擅长诗词,个人风格豪放,情感丰富。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象,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唐代盛世,李隆基在位期间,国家相对繁荣,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象的同时,表达了对生活的哲思和对人情的关怀。

诗歌鉴赏:

《温汤对雪》这首诗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北风与白雪交织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思考。诗的开头以“北风吹同云,同云飞白雪”呈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北风的凶猛与白雪的轻盈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自然界的无常与变化。接着“白雪乍回散,同云何惨烈”中,乍现的白雪与云层的惨烈形成了情感的对比,似乎在暗示生活中的无奈和变故。第三句“未见温泉冰,宁知火井灭”则传达了一种哲理思考,温泉的冰冻与火井的熄灭象征着温暖与生命的消逝,表达了对生命微妙变化的感悟。最后一句“表瑞良在兹,庶几可怡悦”则是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展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态度,尽管生活中存在种种挑战,但依然期望能迎来快乐与祥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风吹同云,同云飞白雪:描绘北风的威力和白云的飘动,营造出一种动感。
  • 白雪乍回散,同云何惨烈:对比白雪的轻盈与云的沉重,表达了自然的变化和人生的无常。
  • 未见温泉冰,宁知火井灭:通过温泉与火井的对比,探讨温暖与生命的关系。
  • 表瑞良在兹,庶几可怡悦: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与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北风吹同云,同云飞白雪”,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生命状态相联系,深化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表现出对生命的哲思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风:象征着严寒与挑战。
  • 白雪:代表纯洁与生命的脆弱。
  • 温泉:象征温暖与希望。
  • 火井:代表生活的热情与能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雪乍回散,同云何惨烈”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伤感 C. 期待

  2. “未见温泉冰”中的“温泉”象征了什么?
    A. 冷酷 B. 温暖 C. 灭亡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表瑞良在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悲伤 B. 期待 C. 失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之美,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自然景象展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柳子厚祠 景泰陵 澶渊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十一月十三日冷水步夜起玩月 夜过瓜洲 春寒 范希文 古意 春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父字头的字 凵字底的字 尣字旁的字 神怒人弃 謇谔自负 以己度人 器世间 衰当益壮 道貌岸然 有眉有眼 花呢 室怒市色 爻字旁的字 宁体便人 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自字旁的字 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