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4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2:59
游兴庆宫作
代邸青门右,离宫紫陌陲。
庭如过沛日,水若渡江时。
绮观连鸡岫,朱楼接雁池。
从来敦棣萼,今此茂荆枝。
万叶传馀庆,千年志不移。
凭轩聊属目,轻辇共追随。
务本方崇训,相辉保羽仪。
时康俗易渐,德薄政难施。
鼓吹迎飞盖,弦歌送羽卮。
所希覃率土,孝弟一同规。
在青门的右侧,住着代邸,离宫的紫陌路边。
庭院如同烈日下的景象,水面仿佛在渡江的时刻。
华丽的景致连绵着鸡鸣的山岚,红色的楼阁连接着雁飞的池塘。
一直以来,盛大的花木常常盛开,如今却看到繁茂的荆树。
万千的树叶传递着吉庆的气象,千年的志向却始终不变。
凭栏眺望,随意地观察,我的轻车小辇也在一旁追随。
注重根本才是崇高的教诲,相辅相成才能保全羽仪。
时代安康,风俗渐渐变好,但德行薄弱,政事难以施行。
乐器的声响迎接飞车,弦歌的旋律送走酒杯。
我所希望的,是普天之下,孝弟都能遵循统一的规矩。
作者介绍:李隆基(685年-762年),即唐明皇,是唐代的第三位皇帝,因其文治武功及对文化艺术的重视而被后世称颂。他在位期间,推动了盛唐的繁荣,尤其在诗词、音乐、绘画等领域都有所建树。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李隆基在兴庆宫游玩时,表达了他对宫廷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局的思考。诗人在游览中感受到的美景与内心的忧虑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对当时政治的忧虑。
《游兴庆宫作》是一首描写兴庆宫美丽风景与深沉思考的诗作。李隆基以优美的自然景色开篇,展现了兴庆宫的宏伟与秀丽,描绘了青门、紫陌、庭院、流水等细腻的画面,似乎将读者带入一个生动的场景中。
然而,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逐渐揭示出更深层的主题。他提到“德薄政难施”,反映出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与政治的艰难,表现出他对国家治理的深切忧虑。通过对比盛世与现实,李隆基展现了自己作为帝王的无奈与责任感。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修辞手法,如“庭如过沛日”用夸张手法表现庭院的光辉,“万叶传馀庆”则使用了象征手法,表现出对繁荣的渴望。诗中既有对美好景象的赞美,也有对人事的思考,体现了李隆基诗歌的深度与广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李隆基对于国家未来的关心和对社会风气的忧虑,既有对美好景象的赞美,也有对时局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与国家的责任感。
诗词测试:
选择题:李隆基在《游兴庆宫作》中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自然之美
B. 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C. 宴会的欢乐
D. 个人的闲适生活
填空题:诗中提到“万叶传馀庆,千年志不移”,这反映了对___的重视。
判断题:李隆基在诗中只描述了美丽的自然景象,而没有涉及政治问题。(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游兴庆宫作》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