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老子庙》

时间: 2025-05-03 20:16:58

诗句

仙居怀圣德,灵庙肃神心。

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

流沙丹灶没,关路紫烟沉。

独伤千载后,空馀松柏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0:16:58

原文展示:

过老子庙
李隆基 〔唐代〕

仙居怀圣德,
灵庙肃神心。
草合人踪断,
尘浓鸟迹深。
流沙丹灶没,
关路紫烟沉。
独伤千载后,
空馀松柏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老子庙的感受,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追思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提到仙居的圣德,显示出对老子的崇敬;接着描绘了庙宇的肃穆和神圣,令人心生敬畏。草木茂盛,几乎掩盖了人迹,尘埃弥漫,鸟类的踪迹深藏,表现出环境的荒凉与时间的流逝。流沙埋没了丹灶,关路被紫烟笼罩,显得更加神秘与遥远。最后,诗人感叹千载之后,只有苍松翠柏依旧在,留下的只是一片空灵。

注释:

  • 仙居:指仙人居住的地方,引申为理想中的圣地。
  • 灵庙:神灵的庙宇,表示对神明的尊敬。
  • 草合人踪断:草木茂密,遮挡了人走过的痕迹。
  • 尘浓鸟迹深:尘埃厚重,鸟类的踪迹深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荒凉。
  • 流沙:流动的沙子,暗喻时间的无情与变化。
  • 丹灶:传说中炼丹的炉灶,象征着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
  • 紫烟:烟雾缭绕,给庙宇增添了神秘感。
  • 松柏林:松树和柏树的树林,象征长青,暗示着古老文化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隆基(685年-762年),即唐明皇,是唐朝的第三位皇帝,治下的开元年间是唐代的盛世。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一位热爱诗词的文人,留下了大量的诗作,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过老子庙》创作于李隆基时期,反映了诗人对道家文化的推崇与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老子是道家创立者,李隆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哲人智慧的敬仰,以及对时光荏苒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老子庙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开头的“仙居怀圣德”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老子的崇敬之情,传达出一种理想化的境界。接下来的“灵庙肃神心”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表现出庙宇所蕴含的文化与宗教意义。

在描写环境时,诗人用“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来刻画庙宇的荒凉,意象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深刻反映了人迹罕至的孤寂。特别是“流沙丹灶没”,寓意历史的流逝与人事的无常,令人感慨万千。

最后一句“独伤千载后,空馀松柏林”则是对时光流转的感叹,尽管世事变迁,但松柏依旧,象征着文化的延续与坚韧。全诗情感深邃,意境辽阔,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和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仙居怀圣德:形容老子庙如同仙人居住的地方,怀念其圣德。
  2. 灵庙肃神心:庙宇的神圣肃穆令人的心灵感到敬畏。
  3. 草合人踪断:生长的草木遮挡了人们的足迹,表明此地的荒凉。
  4. 尘浓鸟迹深:尘土厚重,鸟的踪迹隐秘,暗示时间的流逝。
  5. 流沙丹灶没:流动的沙子埋没了炼丹的灶台,象征昔日的辉煌已无。
  6. 关路紫烟沉:道路被紫烟笼罩,增添了神秘感,暗示时间的无常。
  7. 独伤千载后:对千年后情景的感慨,表现出对历史的思索。
  8. 空馀松柏林:只有松树和柏树依旧存在,象征着文化的延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老子庙比作仙居,表现出其神圣。
  • 拟人:草木遮挡人踪,赋予自然以人的特征。
  • 对仗:如“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老子庙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文化传承的珍视,揭示了时间流逝的无情和人类智慧的永恒。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居:象征理想化的境界,代表着对道家文化的向往。
  • 灵庙:象征着宗教的神圣与文化的厚重。
  • 草木:自然的生长代表时间的流逝与人类的渺小。
  • 流沙:象征时间的无情,埋没了曾经的辉煌。
  • 松柏:象征着长青与文化的延续,代表着古老智慧的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灵庙”主要指什么? a) 人类的居所
    b) 神灵的庙宇
    c) 诗人的居所

  2. 诗中“草合人踪断”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描绘繁华
    b) 突显荒凉
    c) 形容热闹

  3. “独伤千载后”中,千载指的是什么? a) 一千年
    b) 一百年
    c) 一年

答案:

  1. b) 神灵的庙宇
  2. b) 突显荒凉
  3. a) 一千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和人迹的关系,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
  • 杜甫《登高》: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历史背景。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描写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以草为意象,表现出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归来二首儿子创小楼以安老者 其二 约游曾参政西墅病不能去 庚子荐饥 新岁书怀四首 春日风雨中 辛未元日上楼参政攻愧斋先生 豫章东湖宋谦甫黄存之酌别 赠洞霄道士 诸葛仁叟县丞极贫能保风节有权贵招之不屑其行 寄寻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镸字旁的字 抛妻弃孩 造耗 枝开头的成语 心字底的字 狐鼠之徒 收买 痛痛快快 负薪之才 尣字旁的字 明师 同字框的字 弹冠结绶 如风过耳 难言 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