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2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0:53
五月二十六日莼客枉顾山中获读其楚游诸诗感成长句
江村十日黄梅雨,波涛入户不得晴。
扁舟忽报故人至,满衣檐雨一笑迎。
袖中示我楚游草,知己相逢转潦倒。
家徒四壁为壮游,他乡岁暮伤怀抱。
随园以后诗格卑,街谭里语相摩追。
先生只手障东海,春霆一发苏聋痴。
从古天心浩难测,谁实生才转相厄。
安定教士丛讥谗,相如为郎困资格。
上书十载长安市,东阁相延号知己。
读书坐老中兴年,闭门著书岂得已。
山中五月新竹成,绿阴罩地黄鹂声。
杨家果红吴盐白,风雨高歌浮百觥。
饥寒那得久乡里,良夜清谈复余几。
新诗录尽月五更,山钟摇雨曙鸦起。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村的黄梅雨季中,接待故友的情景。十天的雨使得江村湿沉沉的,似乎无法见晴。正当此时,扁舟突然传来故友的到访,作者满身雨水却心情愉悦地迎接。朋友从袖中拿出楚游的诗草稿,令两人相识的欢喜之情倍增,但同时感叹各自的潦倒。尽管家中四壁空空,依旧怀念壮丽的游历,心中充满对他乡的惆怅。作者提到自己在随园后写的诗格低下,街谈巷语间却又无法被人追捧。诗中提到一个老师单手挡住东海的壮举,似乎讽刺了时代的无奈。自古以来,人心难测,才华反而常常遭遇困扰。提到安定教士的流言蜚语,以及相如因身份而受到的限制。十年在长安上书,却仍然是知己难求。随着年岁渐长,闭门读书的生活让人感到无奈。山中五月新竹已成,绿阴下黄鹂鸣唱,杨家的果实红透,吴盐洁白。在这风雨中高歌,尽情享受美酒。饥寒交迫之下,乡里何以维持,夜晚的清谈又能有多少。诗的结尾提到,凌晨五点时新诗已书写完毕,山中的钟声在雨中摇曳,晨鸦开始鸣叫。
作者介绍: 沈宝森,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个性著称,作品多以山水、游历、抒怀为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江村的雨季,诗人通过与故友重聚,表达了对人生、友谊及个人境遇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写黄梅雨季的江村,表现了诗人与故友相聚时的愉悦与伤感。诗中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境遇的深思。开头的雨景与湿润的氛围,营造出一种沉静的背景,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波动。接着,通过故友的到访,诗人感受到温暖与人情,但随即又被生活的压力与困扰所困扰,表达了对于自我价值的思考。
整首诗的用词精致,情感真挚,既有浓厚的乡愁,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哲思。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山中的新竹和黄鹂声,寓意着自然的生机与个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在繁忙的生活中对自然的渴望与归属感。
逐句解析:
江村十日黄梅雨,波涛入户不得晴。
描述江村十天的雨水,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湿润的环境。
扁舟忽报故人至,满衣檐雨一笑迎。
突然间,故友的到来让人心情愉悦,尽管衣服湿透,仍然笑迎。
袖中示我楚游草,知己相逢转潦倒。
故友展示楚游的诗篇,感慨彼此的境遇相似,皆为潦倒。
家徒四壁为壮游,他乡岁暮伤怀抱。
诗人感慨家中贫困,身在他乡却感到孤独与忧伤。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谊、生活困境的思考,传达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迷茫,表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梅雨”指的是哪个季节?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友谊的珍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沈宝森与李白在对友谊的表达上有相似之处,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同样表现了对孤独的感慨与对友谊的渴望。两位诗人都在不同的环境下,抒发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