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7 16:4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6:48:15
红颜翻作白头吟,累尔离居泪满襟。
权做花铃护秋艳,欲捶羯鼓散春阴。
岂因丽质垂青眼,忍听酸言冷素心。
送子还家无别语,瑶琴休鼓不平音。
这位美丽的女子如今已是白头,离别的悲伤使我泪流满面。
就当做是花铃来保卫她的秋日艳丽,想要捶打羯鼓来驱散春天的阴霾。
岂是因为她的美貌吸引了我的目光,忍心听到那些酸涩的话语,冷淡的心情。
送走孩子回家没有别的话要说,瑶琴静止,鼓声也不再和谐。
诗中提到的“红颜”和“白头”,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美好青春的消逝,常用于表达对逝去青春的感慨。在古代诗词中,音乐常常用以寄托情感,瑶琴与羯鼓的出现则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失落。
作者介绍: 陆祖瀛(1630-1692),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和社会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追求与赞美,同时也揭示了爱情的复杂与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友情与爱情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女性美的描绘,展现了美丽与时光流逝之间的矛盾。开头两句以“红颜翻作白头吟”引入,直接点明了美丽与衰老的主题。诗人在表达对女性的惋惜和同情的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无奈与悲伤。接下来的“权做花铃护秋艳”,用花铃的意象来象征对女性美丽的珍视,显示了诗人希望保护美好的愿望。然而,随之而来的“欲捶羯鼓散春阴”,则带有一种对现实的无力感,似乎想用音乐来驱散内心的阴霾,却无法真正改变境况。
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岂因丽质垂青眼”,透漏出对传统美的质疑,暗示即使美丽也无法免受世俗冷言的伤害。最后“送子还家无别语,瑶琴休鼓不平音”,表现了对失去的无奈,音乐的停止象征着情感的枯竭和孤独。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沉思,展现了陆祖瀛对美与爱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美丽与衰老、幸福与孤独之间的矛盾,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羯鼓”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花
C. 一种饮品
诗中“红颜翻作白头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幸福
B. 惋惜
C. 愤怒
“瑶琴休鼓不平音”意味着什么?
A. 生活快乐
B. 情感的孤独与停止
C. 音乐的和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对,二者皆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慨,但陆祖瀛的诗更侧重于对美丽与时光的哲学思考,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