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3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39:21
穉柏如婴儿,冉冉三尺长。
移根出涧石,植干对华堂。
重露恣膏沐,清风时抑扬。
我老不耐寒,怜汝堪风霜。
朝夕望尔长,尺寸常度量。
知非老人伴,可入诸孙行。
想见十年後,檐前蔚苍苍。
人来顾汝笑,诵我此诗章。
这棵幼小的柏树像婴儿一样,缓缓地长到三尺高。
它的根从涧石中移出,树干直立对着华丽的堂屋。
晨露滋润着它,清风时而轻拂,时而摇曳。
我年纪大了,受不了寒冷,怜惜你能抵挡风霜。
我朝夕都在关注你的成长,时常去量你的高度。
你并不是老人陪伴的,应该可以与我的孙子们一起玩耍。
想象十年后,屋檐前你将变得苍翠茂盛。
人们来时看到你会微笑,吟诵我这首诗的篇章。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书法家。他是苏轼的弟弟,以其诗文才华和为人处世而闻名。苏辙在诗词方面继承了兄长的风格,作品中常见清雅和质朴的气息。
《厅前柏》作于苏辙晚年,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描绘一棵幼小的柏树,寄托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厅前柏》是一首充满生命气息的诗,诗中以柏树为喻,表现了生命的坚韧与希望。诗的开头,通过细腻的描写,把一棵幼小的柏树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仿佛我们也能感受到它在阳光和风雨中茁壮成长的情景。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柏树之上,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诗中“我老不耐寒,怜汝堪风霜”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年轻生命的关怀与怜惜,表现出一种亲切的情感。在对柏树的期望中,诗人不仅看到了自然生长的规律,也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流逝与对后代的寄托。
最后,诗人展望未来,想象着十年后柏树的茂盛景象,映射出对生命延续的美好憧憬。整首诗通过柏树的成长,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感悟以及对后辈的关怀,情感真挚而深厚。
整首诗以柏树的成长为主线,表达了生命的坚韧、自然的美丽和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选择题:诗中“穉柏如婴儿”中的“穉柏”指的是:
A. 大树
B. 幼小的柏树
C. 枯木
填空题:诗人对柏树的成长充满了和的情感。
判断题:诗中的“我老不耐寒”表达了诗人对年轻生命的关心。(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