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3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37:35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作者:苏辙
尺书千里至,辍食手自开。
将卜东南居,故乡非所怀。
勿言湖山美,永与平生乖。
鸿雁秋南来,及春思故栖。
蛟龙乘风云,既雨反其泥。
兄弟通四海,叩门事虽谐。
直道竟三黜,去国终恐迷。
何如自卫反,阙里从参回。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即使千里之外的书信送到,自己却因忙于生活而停下了饮食。打算选择东南的居住地,但心中并未真正忘怀故乡。虽然有人赞美湖山的美丽,但它与我一生的追求却是相悖的。鸿雁在秋天南飞,而春天的思念又回到故乡。蛟龙在风云中飞翔,雨后又沉入泥土。兄弟虽能通达四海,互相拜访,但生活琐事却难以调和。坚持正道却遭遇三次贬谪,离开故国终究令人迷惘。不如自己守卫家园,回到阙里与人参会。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明道,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乃著名诗人苏轼之弟。他于政坛上屡次任职,有着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苏辙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期间,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由于经历了多次政治的波折,苏辙在这首诗中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苏辙在这首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他向往自然的美丽与故乡的温暖,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困境与生活的压力。诗中“勿言湖山美,永与平生乖”一句,深刻地揭示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现实生活的冲突。诗的意象丰富,鸿雁和蛟龙的对比,不仅表达了思乡之情,也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失落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整首诗通过描绘个人在生活困境中的思考与挣扎,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故乡与亲情的眷恋。作者通过对美好事物的否定,反映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
“尺书千里至”中的“尺书”指什么?
A. 信件
B. 诗词
C. 书籍
诗中提到的“湖山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故乡的思念
“兄弟通四海”中体现了什么主题?
A. 友情的珍贵
B. 孤独的生活
C. 生活的琐碎
以上是对苏辙的《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对你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