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3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3:48
次韵毛君见赠
作者:苏辙
江国骚人不耐秋,
夜吟清句晓相投。
锋藏岂愿囊中脱,
尾断终非俎上羞。
择地何年真得意,
铺糟是处可同游。
南迁尚有公知我,
人事何须更预谋。
在江南的骚人对秋天感到厌倦,
夜里吟唱清丽的诗句,晨曦时彼此共鸣。
锋利的才华岂愿藏于囊中不见,
尾随的羞耻终究不是在案上之物。
何年何地才能真正得意,
随意的酒馆之处也能共游。
南迁之后还有公能知晓我的,
人事又何必再去筹划呢。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浩然,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的弟弟,擅长诗词散文,兼任官职,曾任翰林学士。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是苏辙在接受毛君赠诗后所作,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对人生的感慨。正值秋季,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思考,表达了对自由和轻松生活的渴望。
《次韵毛君见赠》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邃的哲理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全诗从对秋天的厌倦开始,带出对人生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于志同道合之人的珍惜。诗中通过“锋藏”与“尾断”这两个对比,表现了才华的隐忍与羞耻感的拒绝,暗示着诗人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思考。最后两句“南迁尚有公知我,人事何须更预谋”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豁达态度,虽然身处变迁之中,仍然相信真挚的友谊和人际关系的真实存在,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情感更加真切。比如“锋藏”与“尾断”的对比,构建了诗的内在张力。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变化的从容态度。透过对秋天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骚人”指的是?
A. 画家
B. 音乐家
C. 诗人
D. 学者
“锋藏岂愿囊中脱”中“锋”指代什么?
A. 锋利的刀
B. 才华
C. 笔锋
D. 水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苏辙及其作品的背景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