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道室试笔》

时间: 2025-05-01 03:09:01

诗句

事来得失若山重,放下始知前日狂。

一枝藜杖一壼酒,何处人间无醉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09:01

原文展示:

事来得失若山重,放下始知前日狂。一枝藜杖一壼酒,何处人间无醉乡?

白话文翻译:

事情的得失就像山一样沉重,放下这些得失后,才知道自己之前的狂妄。一根藜杖,一壶酒,哪里的人间没有醉酒的地方呢?

注释:

  • 得失:指人生中的获得和失去。
  • 山重:比喻事情的重担和困难。
  • 放下:指心态的调整与释怀。
  • 藜杖:藜杖是用藜草做成的拐杖,象征简朴和轻松。
  • 壼酒:指一壶酒,象征享乐与放松。
  • 醉乡:指欢乐、安逸的地方。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藜杖”和“酒”在古代文化中常常与隐逸和自由生活相关联,反映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此外,诗中“何处人间无醉乡”体现了人们对快乐生活的追求,暗示即使在艰难的生活中,也能找到欢愉的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生于绍兴,历经风雨,尤其是在对抗金朝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常常反映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的结合。

创作背景:

《道室试笔》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国难时期,诗人通过反思人生的得失,表达了对内心平和的渴望,以及对享受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道室试笔》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感悟。首句“事来得失若山重”,以“山”来比喻得失的沉重,传达出人生的负担和困扰。接下来的“放下始知前日狂”,则是一个顿悟,提醒人们要学会放下,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与明悟。此外,后两句以“藜杖”和“酒”为象征,表现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乐趣的追求。整体来看,诗作在哲理的深度与意象的鲜明之间找到了平衡,既有对人生的反思,又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成熟诗人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事来得失若山重:生活中事情的得失像山一样重,暗示着人生的苦恼和压力。
  2. 放下始知前日狂:放下得失后,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狂妄和不理智。
  3. 一枝藜杖一壼酒:带着一根简单的藜杖和一壶酒,象征着简单和自在的生活。
  4. 何处人间无醉乡:世界各地都有可以让人陶醉的地方,表达对生活乐趣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得失比作山,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生活的沉重。
  • 对仗:如“藜杖”和“壼酒”,形成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人生的哲理,强调放下得失,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生活的乐趣,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藜杖:象征简朴的生活和独立的精神。
  • :象征欢乐、放松和生活的享受。
  • 醉乡:象征人们寻找快乐和自由的地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得失”比作什么?

    • A. 山
    • B. 水
    • C. 风
    • D. 云
  2. “放下始知前日狂”的意思是?

    • A. 忘记过去
    • B. 反思和觉悟
    • C. 继续追求
    • D. 无所谓
  3. 诗中提到的“藜杖”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自由
    • C. 权力
    • D. 忍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陆游的《道室试笔》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有对人生愉悦的追求,但陆游更注重内心的平和,而李白则强调放纵的快乐。两首诗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欣赏与解析》

相关查询

游衡山诗十二首 其九 诃林送区启图应试北上 其一 苦雪 寄浙西张廉访二首 其二 占贮橘子 常觉 西皋以阳春书院诗见寄奉和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 其十四 雨中过林立人所寓许将军署斋咏庭前英石 新竹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弓字旁的字 刷亮 沙瓤 士字旁的字 玩日愒月 言论风生 授奖 成风尽垩 有缘千里来相会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不远千里 谷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行言自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