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2:2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2:28:03
后世人难问,先忧计总疏。
已沦中下策,空负短长书。
交自分今古,吾谁问毁誉。
壮心看渐冷,且共老江渔。
后来的世人难以询问,早先的忧虑与计策总是显得疏漏。
如今已沦落为下策,白白辜负了那些短小的长篇书籍。
交友自我分辨古今,我又何必在乎别人对我的毁誉?
壮志已然渐渐冷却,不如与老渔夫一起度过晚年。
“江渔”可能暗指隐士生活,古代文人常以渔夫作为隐逸者的象征,表达一种与世无争、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王余佑,清代著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省、抒怀见长。
此诗创作于作者晚年,可能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结合当时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理想的失落,表达对世事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提到后世人难以询问,表明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预示着对个人理想的失落与对未来的迷茫。第三句“吾谁问毁誉”,体现了诗人对外界评价的淡然态度,显示出一种自我解脱的情怀。最后一句“且共老江渔”则是一种归隐的理想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暗示着对名利的超然与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面对人生的无奈与淡定。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对世俗评价的淡然态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恬淡、宁静的生活态度。
选择题:诗中提到“毁誉”是指什么?
A. 朋友
B. 名声
C. 学问
D. 财富
答案:B
填空题:作者表达了对未来的____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答案:无奈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壮心”代表了对现实的积极态度。
答案:错误
王余佑与李白的诗歌风格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