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点绛唇》

时间: 2025-05-02 13:07:29

诗句

霁景澄秋,晚风吹尽朝来雨。

夕阳烟树。

万里山光暮。

一带长川,自在流今古。

人何处。

月波横素。

冷浸蒹葭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7:29

点绛唇

作者: 石孝友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霁景澄秋,晚风吹尽朝来雨。
夕阳烟树,万里山光暮。
一带长川,自在流今古。
人何处,月波横素,
冷浸蒹葭浦。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晴朗景象清澈明亮,晚风把早晨的雨吹散。
夕阳映照着烟雾缭绕的树木,万里山光在暮色中显得更为迷人。
一条长长的河流,自在地流淌着千古岁月。
人们身在何处?月光在水面上横卧,
冷冷的月光浸润着芦苇荡的水面。

注释:

  • : 雨过天晴的样子。
  • : 清澈,明亮。
  • 烟树: 被烟雾笼罩的树木,形容秋天的景色。
  • 万里山光: 形容远处山的光色,特别在黄昏时分。
  • 长川: 长河,象征着历史的流逝。
  • 月波: 月光照射在水面上形成的波光。
  • 蒹葭: 一种水边生长的芦苇,代表着自然的美好。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月波横素”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古代诗人常常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寄托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石孝友,宋代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词以细腻、优美著称,常常融合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一个秋天的黄昏,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点绛唇》是一首充满秋天气息的词作,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时间的流逝。开篇“霁景澄秋”一句,描绘出雨后晴空的清新,带着秋天特有的宁静与清透的氛围。紧接着“晚风吹尽朝来雨”,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流动。夕阳的“烟树”与“万里山光暮”,则更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时间的深邃感。

诗中“一带长川,自在流今古”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慨,长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诗人似乎在反思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最后的“人何处,月波横素”,则以月光照射水面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寂静的感受,仿佛在问:人在何方,思绪又归何处?

整首诗以恬淡的笔调、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霁景澄秋”:描绘秋天雨后清新的景象。
    • “晚风吹尽朝来雨”:表现自然的变迁,强调时间的流逝。
    • “夕阳烟树,万里山光暮”:描绘黄昏下的美丽山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一带长川,自在流今古”:河流象征着历史的延续,诗人感叹岁月的流逝。
    • “人何处,月波横素”:以月光与水波的意象,表现孤独与思索。
  •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自然景象与人情感相结合,如“月波”象征思念。
    • 对仗: 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情感。

意象分析:

  • 霁景: 象征清新与宁静。
  • 夕阳: 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长川: 象征历史的悠久与人类的渺小。
  • 月波: 反映孤独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霁景澄秋”中的“霁”指什么? A. 下雨
    B. 雨过天晴
    C. 雪天
    D. 晴天

  2. 诗中的“长川”象征什么? A. 人生
    B. 历史的流逝
    C. 自然美
    D. 情感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和杜甫的作品常常描写自然与人生,李白的作品多表现豪放与浪漫,而杜甫则更多地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与石孝友的细腻描写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汉书二首 其一 又题寺後竹亭 郡圃残雪三首 过上湖 和周仲容春日二绝句 跋姜春坊梅山诗集二首 张子仪太社折送秋日海棠二首 积雨小霁,暮立卷书亭前二首 题徐衡仲西窗诗编 过宝应县新开湖十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制服 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螽斯之征 巳字旁的字 流落 闪光点 人去楼空 讳字 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埒美 动心娱目 尸骨未寒 父字头的字 杀人如蒿 龙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飠字旁的字 据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