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点绛唇·著意栽银》

时间: 2025-04-28 03:15:45

诗句

著意栽银,砌成叶叶莲花舫。

醉霞摇荡。

恰似凌波样。

自笑平生,鲸吸洪波量。

孤心赏。

不如深幌。

一搦酬千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15:45

原文展示:

点绛唇·著意栽银
作者:石孝友 〔宋代〕
著意栽银,砌成叶叶莲花舫。
醉霞摇荡。恰似凌波样。
自笑平生,鲸吸洪波量。
孤心赏。不如深幌。一搦酬千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和身临其境的感受。诗人用心栽种银色的花朵,构建出一只只如莲花般的船只。微醉的朝霞在摇曳,宛如轻盈的水波。作者自嘲一生的胸怀,像鲸鱼般能够吞吸洪波。孤独的心灵欣赏着这一切,但感到不如深邃的帷幕,来得更能抒发情感,一笔便能抒发千种思绪。

注释:

  • 著意:专心致志,认真对待。
  • 栽银:比喻栽种银色的花卉。
  • 莲花舫:指莲花的船只,象征美好和轻盈。
  • 醉霞:形容朝霞如醉,轻盈摇曳。
  • 凌波样:像波浪一样轻盈、灵动。
  • 鲸吸洪波量:比喻胸怀宽广,能够包容一切。
  • 孤心:孤独的心灵。
  • 深幌:深邃的帷幕,象征深邃的思考。
  • 一搦酬千想:轻轻一笔,便可以表达千种想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孝友,宋代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现个人情感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词产生于作者对自然的深切体验和独特感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宋代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文人常借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点绛唇·著意栽银》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场景,展示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内心的孤独。诗中的“著意栽银”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用心和对美的执着追求。通过“醉霞摇荡”,诗人将自然界的变化与内心的情感相结合,展现出一种轻盈而又醉人的美感。

“恰似凌波样”则强调了这种美的轻盈和飘逸,仿佛一丝微风便能轻轻荡漾开来。诗人接着自笑“平生”,表达了对自己胸怀的自嘲,似乎在说自己虽有理想,却仍感到孤独与渺小。最后的“一搦酬千想”则透出一种对思绪的无尽追寻,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对美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深邃思考。

整首词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体悟,既有外在的美,也有内心的孤寂,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著意栽银:表达了诗人用心去栽种美丽的银色花朵,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 砌成叶叶莲花舫:将花朵比喻成船只,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3. 醉霞摇荡:描绘了朝霞的美丽,传达出一种醉人的氛围。
  4. 恰似凌波样:用“凌波”形容晨霞的轻盈,暗示一种如梦如幻的美感。
  5. 自笑平生:自嘲一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6. 鲸吸洪波量:以鲸鱼的胸怀比喻自己的宽广,但又流露出孤独感。
  7. 孤心赏:独自欣赏美景,反映出一种孤独的情绪。
  8. 不如深幌:表达了对更深层内心世界的向往。
  9. 一搦酬千想:轻轻一笔便可描绘千种情感,显示出诗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和表达能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鲸吸洪波量”,将自己的胸怀与鲸鱼相提并论,展现出宽广的情感。
  • 拟人:如“醉霞摇荡”,让自然景物具有人类的情感和动作。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保持了对称与和谐,使其音韵更加优美。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结合个人情感,展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的向往,表达了在孤独中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丽、纯洁和珍贵。
  • 莲花:象征高洁、美丽和坚韧。
  • 朝霞:象征希望与美好。
  • 鲸鱼:象征宽广的胸怀与包容。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构建了美丽的自然画面,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著意栽银”指的是什么?

    • A. 栽种金色花朵
    • B. 栽种银色花朵
    • C. 栽种白色花朵
    • D. 栽种红色花朵
  2. “醉霞摇荡”中“醉”字的含义是什么?

    • A. 酒醉
    • B. 陶醉于自然美
    • C. 喝醉
    • D. 昏昏欲睡
  3. 诗中提到的“鲸吸洪波量”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无聊
    • B. 自卑
    • C. 胸怀宽广
    • D. 孤独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展现了自然美和个人情感的诗词。
  • 苏轼《水调歌头》: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情感深邃。

诗词对比:

  • 与辛弃疾的词作比较:辛弃疾的词常表现出豪放与激昂,而石孝友的词则更显细腻与柔美,展现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石孝友与他的时代》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呈乐道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兴约游会灵久不闻问以诗趣之 次韵和不疑假书邻几知方酣寝为诗通意 春和在压倒同年张兄会南园诗 又和雪霁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八朋七日省真苦雨三首 致政杨侍郎挽歌 其二 秋夕不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匍匐之救 以言举人 贝锦萋斐 形影相守 弋字旁的字 瑞庆 乱昏 髟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拍案而起 竹字头的字 丧邦 局结尾的成语 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鼾睡 私载 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