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2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8:17
彤霞何煌煌,蔽此白日色。
炎埃被九野,照灼后土赤。
朱陵开火府,熺烂相荡射。
山蒸绛红气,川泻丹砂液。
穹玄变光曜,众草相烜赫。
迥迷河林茜,高夺昆仑碧。
郁华不能神,玄乌巳化魄。
女娲在青天,岁莫还鍊石。
红霞何等辉煌,遮蔽了这白日的光辉。
炎热的尘埃笼罩着大地,灼热的阳光照耀着后土。
朱陵打开了火府,火光四射,交相辉映。
山中蒸腾着绛红的气息,河流倾泻出丹砂的液体。
苍穹的光辉变幻,万物显得熠熠生辉。
河流和森林中的茜草迷离而绚烂,远远高过昆仑的碧空。
郁华的美丽已无法再神化,玄乌的灵魂已经化为虚无。
女娲在苍穹下,岁月不再回返炼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基(公元1311-1375),字伯温,号千里,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军事家。他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的洞察力著称,作品多涉及历史、哲学、自然等。
创作背景: 《丹霞蔽日行》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民族矛盾激烈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代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丹霞蔽日行》是一首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诗作,刘基在诗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诗的开头用“彤霞何煌煌”引出红霞的辉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继而“蔽此白日色”则突显了红霞的覆盖之力,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张力。接着,诗人通过“炎埃被九野”等句子描绘了因红霞而产生的气氛,仿佛整个大地都被灼热的光辉笼罩,给人一种炽烈的感觉。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山川河流中的绛红气息与丹砂液体,进一步增强了诗的色彩感与层次感,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天地之间的气息与温度。最后,女娲的神话典故使得全诗的意象更为深邃,象征着生命与创造的永恒,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命运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壮丽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宇宙的神秘与生命的脆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彤霞”指的是什么颜色的霞?
“郁华不能神”中的“郁华”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女娲”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基的《丹霞蔽日行》与李白的《将进酒》都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但刘基更侧重于描绘自然的神秘与壮丽,李白则更多地关注人生的短暂与欢愉。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异,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