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5:53
翰林平日接群公,
文酒相欢慰病翁。
白首归田徒有约,
黄扉论道愧无功。
攀髯路断三山远,
忧国心危百箭攻。
今夜静听丹禁漏,
尚疑身在玉堂中。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翰林院与朋友们聚会的情景,平时他们饮酒作乐,用以慰藉这位年迈的病者。尽管他已经白发苍苍,想要归隐田园,但却只是徒有虚名,与朋友们在黄扉(指隐士的居所)讨论道理,却感到自己没有任何成就。面对国家的危机,他深感忧虑,仿佛被百箭攻击。今夜静静地听着宫廷的漏水声,竟然还怀疑自己身在玉堂之中(即皇宫)。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朴实无华著称,并且在散文和词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
此诗写于作者晚年,生活在南宋时期,国家动荡,民众苦难,欧阳修对此深感忧心。他在翰林院的聚会中,感受到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夜宿中书东合》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国家忧虑的诗作,欧阳修在诗中通过与友人聚会的场景,传达出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诗的开头描绘了作者与友人相聚的欢愉,随后转向自己白发苍苍、心怀隐退之愿,但却感到无能为力的惆怅。尤其是“忧国心危百箭攻”,道出了作为士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体现了他对国家局势的深切关怀。
在形式上,诗句采用了对仗、平仄的严格控制,展示了古典诗歌的韵律美。同时,诗中运用意象如“黄扉”、“丹禁”,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隐士情怀,更反映出对于功名与理想的追求与失落。最后一句的“尚疑身在玉堂中”,将个人的内心困境与外部环境的隔阂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的反思,抒发了对国家危机的忧虑与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体现了个人情感,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背景与文化内涵。
“翰林”指的是哪个机构?
A. 农田
B. 文官机构
C. 武将团体
“黄扉”象征什么?
A. 高洁的隐士生活
B. 皇宫
C. 战争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忧虑
C. 愤怒
答案: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欧阳修的诗更具沉思与忧国情怀,李白则多描写个人的豪情与壮志,两者在主题与情感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