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离家》

时间: 2025-07-26 20:56:44

诗句

八月初长夜,千山第一程。

款颜唯有梦,怨泣却无声。

祖席诸宾散,空郊匹马行。

自怜非达识,局促为浮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0:56:44

原文展示:

离家
作者: 韩偓 〔唐代〕

八月初长夜,千山第一程。
款颜唯有梦,怨泣却无声。
祖席诸宾散,空郊匹马行。
自怜非达识,局促为浮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八月的初秋,漫长的夜晚开始了,而我已经走过了千山,踏上了旅程。脸上带着微笑的我,只有在梦中才能得到安慰,心中的怨恨却无法发出声音。宴席上的宾客已经散去,只有我孤身一人在空旷的乡间骑马行走。我自怜自惜,因为我并不聪明,受限于世俗的名声而感到困扰。


注释:

字词注释:

  • 长夜:漫长的夜晚。
  • 款颜:脸上带着微笑。
  • 怨泣:心中怨恨而泪水却无法流出。
  • 祖席:指的是宴席。
  • 诸宾:众多的宾客。
  • 匹马行:独自骑马行走。
  • 达识:聪明的人。
  • 局促:受限制、感到困扰。
  • 浮名:虚名、空名。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名声的反思与许多古代诗歌的主题相契合,反映出士人对名利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偓(约750-820年),字宗武,号景山,唐代诗人,曾任官职,风格清新洒脱,以诗歌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而著称。

创作背景:

“离家”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一个动荡的时期,诗人可能因离乡在外,感到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出对世俗名利的思考与质疑。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家的情感状态,采用了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开头“八月初长夜”的描写,既传达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内心的漫长孤独。接着“千山第一程”则表明了他在旅途上的远行,暗含着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款颜唯有梦”一语,表达了诗人在现实中只能以梦境作为情感的寄托,显示出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寻。而“怨泣却无声”则进一步深化了内心的压抑感,无法发泄的情感积压在心头,让人感到痛苦。

后两句“祖席诸宾散,空郊匹马行”表现出诗人从热闹的聚会中走出,面对孤独的乡间,只有他和马匹相伴,显得格外凄凉。最后一句“自怜非达识,局促为浮名”则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困扰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与自怜。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名利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唐代士人的一种普遍心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八月初长夜:通过时间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季节的寒冷和孤寂的氛围。
  2. 千山第一程:表达了远行的开始,隐含着对未来的未知与不安。
  3. 款颜唯有梦:强调了在现实中难以得到安慰,只有梦境是唯一的寄托。
  4. 怨泣却无声:内心的痛苦无人倾诉,显得更加孤独。
  5. 祖席诸宾散:宴会结束,象征着欢聚的结束与孤独的开始。
  6. 空郊匹马行:在空旷的乡间独自骑马行走,表现出一种无依无靠的状态。
  7. 自怜非达识:自我反省,意识到自己的无能与局限。
  8. 局促为浮名:对浮华名利的无奈,显得更加局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怨泣却无声”与“款颜唯有梦”形成一种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意象:如“长夜”、“千山”、“空郊”等,构建了一幅孤独的旅途画面。
  • 拟人:梦境被赋予了情感,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家的描写,探讨了孤独、名利与自我反思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蕴含着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夜:象征孤独和漫长的等待。
  • 千山:暗示旅途的艰辛与遥远。
  • :梦境是对现实的逃避与向往。
  • 空郊:象征孤独与清冷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夜”指的是哪个季节的夜晚?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人感到孤独的原因是什么?

    • A. 宾客散去
    • B. 家乡的思念
    • C. 旅途的艰辛
    • D. 以上皆是
  3. “怨泣却无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
    • C. 愤怒
    • D. 幸福

答案:

  1. C. 秋天
  2. D. 以上皆是
  3. B. 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送友人》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与《离家》同样展现了孤独与思乡的主题,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情壮志,而韩偓则显得更为沉静与细腻。

  • 《送友人》中,李白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情感,充满了豪情与洒脱,与韩偓的内心挣扎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韩偓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 醉后呈崔大夫 不饮赠官妓 寄湘中友人 润州二首 卜居招书侣 齐安郡后池绝句 早春寄岳州李使君,李善棋爱酒,情地闲雅 途中逢故人,话西山读书早曾游览 宣州留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星占 挈累 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草字头的字 蓍策 魚字旁的字 跅驰之士 竹字头的字 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母字旁的字 雄罴百万 惟念 人心如镜 急征重敛 度长絜短 金钗钿合 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