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离家》

时间: 2025-04-26 07:15:00

诗句

八月初长夜,千山第一程。

款颜唯有梦,怨泣却无声。

祖席诸宾散,空郊匹马行。

自怜非达识,局促为浮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5:00

原文展示:

离家
作者: 韩偓 〔唐代〕

八月初长夜,千山第一程。
款颜唯有梦,怨泣却无声。
祖席诸宾散,空郊匹马行。
自怜非达识,局促为浮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八月的初秋,漫长的夜晚开始了,而我已经走过了千山,踏上了旅程。脸上带着微笑的我,只有在梦中才能得到安慰,心中的怨恨却无法发出声音。宴席上的宾客已经散去,只有我孤身一人在空旷的乡间骑马行走。我自怜自惜,因为我并不聪明,受限于世俗的名声而感到困扰。


注释:

字词注释:

  • 长夜:漫长的夜晚。
  • 款颜:脸上带着微笑。
  • 怨泣:心中怨恨而泪水却无法流出。
  • 祖席:指的是宴席。
  • 诸宾:众多的宾客。
  • 匹马行:独自骑马行走。
  • 达识:聪明的人。
  • 局促:受限制、感到困扰。
  • 浮名:虚名、空名。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名声的反思与许多古代诗歌的主题相契合,反映出士人对名利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偓(约750-820年),字宗武,号景山,唐代诗人,曾任官职,风格清新洒脱,以诗歌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而著称。

创作背景:

“离家”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一个动荡的时期,诗人可能因离乡在外,感到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出对世俗名利的思考与质疑。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家的情感状态,采用了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开头“八月初长夜”的描写,既传达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内心的漫长孤独。接着“千山第一程”则表明了他在旅途上的远行,暗含着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款颜唯有梦”一语,表达了诗人在现实中只能以梦境作为情感的寄托,显示出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寻。而“怨泣却无声”则进一步深化了内心的压抑感,无法发泄的情感积压在心头,让人感到痛苦。

后两句“祖席诸宾散,空郊匹马行”表现出诗人从热闹的聚会中走出,面对孤独的乡间,只有他和马匹相伴,显得格外凄凉。最后一句“自怜非达识,局促为浮名”则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困扰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与自怜。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名利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唐代士人的一种普遍心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八月初长夜:通过时间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季节的寒冷和孤寂的氛围。
  2. 千山第一程:表达了远行的开始,隐含着对未来的未知与不安。
  3. 款颜唯有梦:强调了在现实中难以得到安慰,只有梦境是唯一的寄托。
  4. 怨泣却无声:内心的痛苦无人倾诉,显得更加孤独。
  5. 祖席诸宾散:宴会结束,象征着欢聚的结束与孤独的开始。
  6. 空郊匹马行:在空旷的乡间独自骑马行走,表现出一种无依无靠的状态。
  7. 自怜非达识:自我反省,意识到自己的无能与局限。
  8. 局促为浮名:对浮华名利的无奈,显得更加局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怨泣却无声”与“款颜唯有梦”形成一种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意象:如“长夜”、“千山”、“空郊”等,构建了一幅孤独的旅途画面。
  • 拟人:梦境被赋予了情感,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家的描写,探讨了孤独、名利与自我反思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蕴含着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夜:象征孤独和漫长的等待。
  • 千山:暗示旅途的艰辛与遥远。
  • :梦境是对现实的逃避与向往。
  • 空郊:象征孤独与清冷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夜”指的是哪个季节的夜晚?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人感到孤独的原因是什么?

    • A. 宾客散去
    • B. 家乡的思念
    • C. 旅途的艰辛
    • D. 以上皆是
  3. “怨泣却无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
    • C. 愤怒
    • D. 幸福

答案:

  1. C. 秋天
  2. D. 以上皆是
  3. B. 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送友人》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与《离家》同样展现了孤独与思乡的主题,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情壮志,而韩偓则显得更为沉静与细腻。

  • 《送友人》中,李白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情感,充满了豪情与洒脱,与韩偓的内心挣扎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韩偓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鹊桥仙(林卿生日) 沁园春(癸卯佛生翼日,将戟,梦中有作。既醒,但易数字) 沁园春 送按察司合道公赴浙东任 沁园春 金陵凤凰台眺望 满江红 题吕仙祠飞吟亭壁,用冯经历韵。 水龙吟 遗山先生有醉乡一词,仆饮量素悭, 水龙吟 么前三字用仄者,见田不伐*呕集, 水调歌头 十月海棠 案丁钞本天籁集注云,* 水调歌头 予儿时在遗山家,阿姊尝教诵先叔 西江月 题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梦喜三刀 横加指责 宽洪大量 白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瑶斋 封建主 风雨如晦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颁朔 潜消默化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包含搨的词语有哪些 按行自抑 三撇旁的字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釆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玄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