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5:32
云龙本职雨,不雨其失职。
万草欲焚如,千畴几赭色。
刺史为民忧,侵晨车竞饬。
朅来欵宫祠,岂不念黍稷。
上雨下奄霭随轮轩,滂沱遍畛域。
孰谓云龙愚,能成仁惠德。
濯濯群物新,葱葱众苗殖。
莫比邵父渠,初惭用人力。
这首诗表达了对天降甘霖的渴望。云龙的本职就是降雨,如果不下雨就是失职。万草如同要被焚烧一般,许多农田也渐渐变得枯黄。地方官员为民众的困苦而忧心,清晨时分忙着督促农田的管理。前来祭祀的神灵,难道不应当记得农作物的重要性吗?雨水从天而降,伴随着浓厚的云雾,倾泻在广袤的土地上。谁说云龙愚笨,能够带来仁爱与恩惠?万物重新焕发活力,成片的庄稼又绿意盎然。岂能和邵父渠相提并论,最初却还要依赖人力来灌溉。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丹丘,浙江绍兴人。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五言诗见长,作品多以民生、自然景观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诗作于宋代,恰逢农民因干旱而苦苦等待雨水,梅尧臣在此背景下写下此诗,表达了对天降甘霖的期待与对民生的关切。
《南阳谢公祈雨》是一首承载着浓厚民生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对“云龙”的描绘,体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生计之间的密切关系。开头的“云龙本职雨”道出了降雨对于农田的重要性,若云彩不下雨,便是失职,这种生动的比喻引发了读者对自然现象的思考。
接下来的“万草欲焚如”与“千畴几赭色”则描绘了干旱带来的危害,万物枯竭、农田失色,展现了农民生存的困境。刺史的忧虑、清晨的忙碌,体现了地方官员对民众的关心与责任感,饱含着诗人对社会的深情厚谊。
最后几句中,雨水的降临带来了生机,万物复苏、绿意盎然,诗人通过“濯濯群物新,葱葱众苗殖”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与“邵父渠”对比,强调了自然雨水的珍贵与重要,暗示着对天降甘霖的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反映了自然的力量,也展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具有深刻的哲理与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的崇敬与对民生的关怀,借助云龙与雨水的关系,探讨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云龙”指代什么?
“万草欲焚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孰谓云龙愚”传达了怎样的观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