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0:01
至饶州寻陶十七不在寄赠
作者:刘长卿
谪宦投东道,逢君已北辕。
孤蓬向何处,五柳不开门。
去国空回首,怀贤欲诉冤。
梅枝横岭峤,竹路过湘源。
月下高秋雁,天南独夜猿。
离心与流水,万里共朝昏。
我被贬谪来到东边的道路,与你相逢时你已在北方的车辕。
孤独的蓬草不知道要去向何方,五柳树下却没有人来开门。
离开故国只能徒然回头,心中怀念贤人想要诉说冤屈。
梅枝横在岭峦之上,竹路通向湘水源头。
月下高秋时节的雁群,天南的夜晚传来孤猿的啼叫。
离愁与流水一样,千里之外共度早晚的时光。
刘长卿(约709年-785年),字耽,号景山,唐代诗人,生于今陕西省。刘长卿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的理想。
此诗作于刘长卿被贬谪期间,他在饶州寻访陶渊明的故居,但未能找到陶十七(陶渊明),因而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的怀念与同情,以及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至饶州寻陶十七不在寄赠》是一首充满离愁与思念的诗作,刘长卿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传达了他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贬谪命运的无奈。诗的开篇“谪宦投东道,逢君已北辕”,直接点出诗人身处的困境,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接下来的“孤蓬向何处,五柳不开门”,孤蓬象征着自己的漂泊与无依,而五柳树则暗指陶渊明,反映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失落。诗中“去国空回首,怀贤欲诉冤”则展现了他对故国的思念及对自身遭遇的不满,情感愈加浓烈。
在自然意象的描绘上,刘长卿通过“梅枝横岭峤,竹路过湘源”描绘出清幽的自然美景,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最后两句“离心与流水,万里共朝昏”将个人的离愁与自然的流动相联系,展现出一种无奈的共鸣,诗人似乎在感叹自己与朋友之间的距离与时光的流逝,情感深邃而真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同时流露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己贬谪命运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故土的怀念,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中提到的“谪宦”是什么意思?
A. 高官
B. 被贬谪的官员
C. 隐士
D. 旅行者
“五柳”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
D. 王维
“孤蓬向何处”的含义是什么?
A. 向南方漂流
B. 不知道去哪里
C. 回到故国
D. 隐居山林
《月下独酌》(李白)与《至饶州寻陶十七不在寄赠》同样表达了对孤独与友人的思念。李白的诗中通过月光的映照,展示了醉酒中的孤独与豁达,而刘长卿则通过自然意象表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身世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所不同,但都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