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8:02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只见山相掩,谁言路尚通。
人来千嶂外,犬吠百花中。
细草香飘雨,垂杨闲卧风。
却寻樵径去,惆怅绿溪东。
只见山峰重重叠叠,谁还说这条路是畅通的呢?
行人来自千重山外,听到犬吠声在百花之中。
细雨中,草香飘散,垂柳在风中悠闲地倚卧。
我却打算寻着樵夫的小径而去,心中却对东边的绿溪感到惆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樵”,是古代隐士生活的象征,指代那些退隐山林,过着自给自足生活的人。诗人通过樵夫小径的意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惆怅与思考。
作者介绍:
刘长卿是唐代著名诗人,字鸿渐,号慎独。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秋日的山行中,诗人经过横山,见山重重叠叠,感受到山中隐士的生活方式,心中生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感慨。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描绘了一个隐逸而宁静的生活场景。开篇通过“山相掩”展现出一种被山川阻隔的孤独感,诗人似乎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接下来的“人来千嶂外,犬吠百花中”,则引出了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远处的行人和犬吠声,虽然增添了人间的气息,却也让诗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隔阂。
“细草香飘雨,垂杨闲卧风”这两句,描绘了细雨中的美丽景象,草香四溢,柳树轻拂,体现了自然的恬静与优雅。而最后一句“却寻樵径去,惆怅绿溪东”,则将诗人向往与失落的情绪推向高潮,暗示着对隐逸生活的追寻与内心深处的忧伤。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情感,引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惆怅,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孤独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只见山相掩”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孤独
C. 喜悦
诗人通过“犬吠百花中”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生命的活力
B. 宁静的隐居
C. 自然的凶猛
诗的意象“垂杨”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悠闲
C. 忧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