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9:08
送李校书赴东浙幕府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方从大夫后,南去会稽行。
淼淼沧江外,青青春草生。
芸香辞乱事,梅吹听军声。
应访王家宅,空怜江水平。
这首诗描写了李校书即将南行至会稽的情景和诗人对他的惜别之情。诗人感慨李校书从大夫的身后出发,向南奔赴会稽,江水浩渺,春草青青,生机盎然。诗中提到芸香和梅花,分别象征着纷扰的世事和军中的喧嚣,表达了诗人对李校书前途的思虑。最后,诗人希望李校书能去拜访王家,却感叹自己只能空留对江水的怜惜。
作者介绍:刘长卿,字希夷,唐代诗人,主要以山水田园诗和送别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政治动荡之时,诗人通过送别李校书,表达了对朋友前途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送李校书赴东浙幕府》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人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开头两句提到李校书从大夫之后出发,暗示李校书有着良好的背景和前途,而他南行至会稽则体现了对未来的追求和渴望。接着,诗人描绘了沧江的浩瀚和春草的生机,展现出了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这与李校书即将踏上的新征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四句则转向对现实的思考,芸香与梅花的意象将军旅生涯的喧嚣与纷扰引入诗中,映衬出李校书即将面临的种种挑战和责任。“应访王家宅,空怜江水平”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挂念和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最终以江水的平静作为结尾,暗示人生的不易和对未来的惆怅。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送别的欢愉逐渐转向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与对命运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送别场景,隐含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忧虑,反映了人际间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测试:
李校书南去的目的地是哪里?
A. 长安
B. 会稽
C. 洛阳
D. 成都
诗中提到的“芸香”象征什么?
A. 美好
B. 纷扰的事物
C. 友谊
D. 离别
最后一句中,诗人对江水平的感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虑
C. 愤怒
D. 幸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