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2:1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2:14:38
朱门未知禅悦义,
富不期奢奢自至。
二韮虽寒故是公,
万羊贾祸徒封卫。
我公居尘不染尘,
便随一钵遗甘辛。
出家虽非将相事,
食菜要是英雄人。
臞儒一生用心苦,
何曾梦见鸡映黍。
中丞惜福幸见分,
晚食从公当羔羜。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物质富贵的反思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即使是富贵的家门,也无法理解禅的喜悦;富人往往奢侈自来。尽管二韮(韭菜)生长在寒冷的环境中,但它们是公家的;而万羊的贩卖却只会带来祸害,封住财富。我这位公子身处尘世,却不沾染尘俗,随身带着一钵,遗忘了世间的甘苦。出家人虽然不干政务,但饮食却是英雄的表现。瘦弱的儒者一生用心艰苦,却未曾梦见鸡鸣谷音。中丞(即中书令)珍惜福气,幸好能见到分缘,晚餐时与公子一同享用羔羊的美食。
作者介绍:陈与义(约1090-1150),字仲明,号山人,南宋初期诗人,擅长诗歌和词,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诗人经历了动荡的社会环境与个人生活的变迁,对财富与禅宗的理解有了深刻的感悟,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比富贵与贫困、尘世与出世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追求与对物质生活的反思。诗中提到“朱门未知禅悦义”,表明富贵人家往往忽视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生活的奢华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诗人在“我公居尘不染尘”中强调了出家人高洁的品格,虽然身处于繁杂的世俗,但内心却能保持清净。通过对“食菜要是英雄人”的描绘,诗人进一步指出出家人的精神追求与对食物的独特理解,强调他们的生活并不简陋,而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丰富,韭菜与羊只的对比使得物质的丰富与精神的追求形成鲜明的对照,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与境界的追求。最后的结尾“晚食从公当羔羜”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暗示了在纷扰的生活中仍然可以找到一丝宁静与温暖。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物质生活的反思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强调内心的宁静和智慧比物质的富贵更加重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朱门”指代什么?
A. 一座寺庙
B. 富贵人家
C. 乡村小屋
D. 书院
“我公居尘不染尘”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物质
B. 超脱世俗
C. 享乐主义
D. 忧国忧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材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该诗的背景、意象和诗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