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八音歌》

时间: 2025-07-26 10:42:44

诗句

金张与许史,不知寒士名。

石交少瑕疵,但有一麯生。

丝色随染异,择交士所贵。

竹林固皆贤,山王以官累。

匏酌可延客,藜羹无是非。

土思非不深,无屋未能归。

革华虽可侯,不敢践危地。

木奴会足饱,宽作十年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0:42:44

原文展示

《八音歌》

金张与许史,不知寒士名。
石交少瑕疵,但有一麯生。
丝色随染异,择交士所贵。
竹林固皆贤,山王以官累。
匏酌可延客,藜羹无是非。
土思非不深,无屋未能归。
革华虽可侯,不敢践危地。
木奴会足饱,宽作十年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士人的复杂情感。金张和许史两位名士,竟不知道那些寒士的名字;即使朋友之间也有瑕疵,只有一位好酒的朋友才显得特别。丝绸的颜色因染色而不同,选择交友须看重品德。竹林之中的人都是贤良淑德,山王因官职而名声显赫。用葫芦酒可以延请客人,藜羹则没有是非之争。对故土的思念并不是不深切,然而没有住所便无法归家。即使浮华可以让人高官,却不敢去冒险踏上危险的土地。木奴(指木匠)会满足于丰足的生活,宽裕地规划未来十年。


注释

  • 金张与许史:金、张、许、史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士人,他们的名字在当时广为流传。
  • 寒士:指贫寒的士人或读书人,通常指有志向但经济条件差的人。
  • 石交:交友之间的关系,如同石头一样坚固。
  • 丝色随染异:丝绸的颜色会因染料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暗喻人的品德和外表的变化。
  • 匏酌:用葫芦器具盛酒,表示待客之道。
  • 藜羹:用藜麦做的羹,象征简单朴素的食物。
  • 土思:对故土的思念。
  • 革华:浮华的表面,指的是名利。
  • 木奴:木匠,象征劳动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君复,号山樵,南宋时期的诗人。曾任职地方官,因其才华和清白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尤其是对于社会和人情的深入思考。

创作背景

《八音歌》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士人地位变化之际。诗人通过对士人与名士关系的探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际关系的微妙。


诗歌鉴赏

《八音歌》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社交礼仪及身份的深刻思考。诗中开头提到的金张与许史,象征着士人的名望与地位,而与之形成对比的寒士,则反映了社会的另一面。诗人用“石交”来描绘友谊的坚固,但同时也承认友谊中的瑕疵,显示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其次,诗中提及的“丝色随染异”进一步揭示了人际交往中选择朋友的标准,强调品德的重要性。竹林的贤者与山王的官位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对道德与名利的不同看法。

接下来的“匏酌可延客,藜羹无是非”,则传达了待客之道的朴素与真诚。诗人认为,尽管物质条件有限,简单的饮食也能带来真诚的交流。

最后,诗句中“土思非不深,无屋未能归”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故乡情怀与归属感的缺失。整体上,诗歌的情感基调是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与对真诚友谊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张与许史,不知寒士名:名士金张与许史对寒士无知,反映了社会上层与底层的隔阂。
  2. 石交少瑕疵,但有一麯生:朋友之间的关系虽然有瑕疵,但仍有真正的朋友出现。
  3. 丝色随染异,择交士所贵:朋友的选择应以品德为重,如丝绸因染色而异。
  4. 竹林固皆贤,山王以官累:竹林中人皆为贤者,而山王则因官职而声名显赫。
  5. 匏酌可延客,藜羹无是非:用葫芦酒待客,简单的藜羹没有是非之争。
  6. 土思非不深,无屋未能归:对故土的思念虽深,但没有住所无法归家。
  7. 革华虽可侯,不敢践危地:尽管名利诱人,却不敢冒险。
  8. 木奴会足饱,宽作十年计:劳动者可满足于丰足的生活,宽裕地规划未来。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名士与寒士的对比,突显了社会阶层的差异。
  • 比喻:用“丝色随染异”比喻人际关系中品德的重要性。
  • 反语:诗中有些表述暗含讽刺,反映出对虚华的批判。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强调品德与真诚的价值,同时反映了对名利的怀疑和对故乡的思念,是一种对社会现状的反思。


意象分析

  • 金张与许史:象征名士,反映社会的上层。
  • 寒士:代表底层士人,弱势群体。
  • 竹林:象征理想人格与高尚品德。
  • 匏与藜:反映待客之道的朴素与真实。
  • 土思与无屋: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漂泊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金张与许史代表什么? A. 农民
    B. 名士
    C. 商人
    D. 学者

  2. “匏酌可延客,藜羹无是非”中“藜羹”指的是什么? A. 精致的菜肴
    B. 简单的食物
    C. 酒
    D. 水果

  3. “土思非不深,无屋未能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归属感
    B. 厌世感
    C. 对家乡的思念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1.B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归园田居》陶渊明
  • 《望庐山瀑布》李白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八音歌》

  • 两首诗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直接,而《八音歌》则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

以上是《八音歌》的详细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意蕴。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醉蓬莱·正金风无露 浣溪沙(腊梅) 潇湘夜雨·灯词 南歌子(暮春值雨) 画堂春 眼儿媚 蝶恋花(春深) 好事近(雨过对景) 江神子(忆梅花) 惜奴娇·洛浦娇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七郤八手 齐宫 造作矫揉 励兵秣马 玉字旁的字 残花败柳 車字旁的字 开隙 包含烛的成语 吹垢索瘢 土烟 敷写 包含阈的词语有哪些 滔滔汩汩 豸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