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6:18
送任大卿知汉州任大卿知眉州
作者:魏了翁 〔宋代〕
冬卿怀绂行清秋,又送两卿归作州。
寄声三州之父老,从今安用思故侯。
朝廷择守重於昔,亲擢名卿畀华职。
两卿更是敭历深,元把麾来复麾出。
双骑紫马去朝天,羁金络月凌虹烟。
逡巡似惜锦障泥,忽流欲渡不肯前。
好官岂为多荣禄,两卿这归得吾欲。
昨夜流星声撼屋,光芒照人不成宿。
起看北斗行云端,驱策四运无停鞭。
劳穿上透多风寒,九州霜露方漫漫。
人间分位各有制,行得一分一分是。
两卿去矣吾亦归,多为天公怜赤子。
冬天的卿怀带着清秋的气息,我又送走了两位卿去他们的州府。
我将声音传递给三州的父老,从今往后再也不用思念故乡的侯爷。
朝廷在选择守官时越发重视,以前的选拔方式有所不同,亲自任命了名声显赫的卿担任华职。
两位卿的经历更为深厚,原本就应受到重用,再次被任命。
两骑紫马向朝天而去,金鞭与月亮相映成烟。
逡巡间似乎依依不舍于锦绣的障泥,忽然想要渡过却又不肯前行。
好官难道只是为了多得荣禄,两位卿这次归去也是我所期盼的。
昨夜的流星声震动了我的屋子,光芒照耀着我,难以入眠。
我起身观看北斗星在云端行驶,驱策着四方的运势不停地奔驰。
劳累穿透了我身上的寒风,九州的霜露正漫漫而来。
人间分位各有规制,行走于世就得明白每一分每一分的道理。
两位卿已去,我也将归去,愿天公多多怜爱赤子之心。
魏了翁,字元辅,号清河,南宋时期诗人,官至朝廷中书舍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常呈现出对时事的关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这首诗是魏了翁送别任大卿赴汉州和眉州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之情,反映了当时官员流动的情况及对故土的思念。
《送任大卿知汉州任大卿知眉州》是一首充满真挚情感的送别诗,诗中以清秋的气息开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诗人用“冬卿怀绂”引入,冬天的寒意与清秋的明朗形成对比,暗示将要送别的沉重心情。接着,诗人传达了对三州父老的问候,显示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诗中对朝廷选拔官员的描述,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变化,突显了对两位卿的赞赏与期待。通过生动的意象,如“紫马”和“金鞭”,展现了官员们的荣华与地位,映射出诗人对他们前途的美好祝愿。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昨夜流星声撼屋”与“北斗行云端”抒发了对未来的思考与感慨,流星的短暂与北斗的恒久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的永恒。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个人位置与责任的思考,强调了人间分位的规制。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魏了翁深厚的诗词功底与独特的人文关怀。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祝福与不舍之情,反映了对人生、官职和责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诗中的“冬卿怀绂”意指:
A. 冬天的来临
B. 官职的变迁
C. 送别的场景
D. 思念的情感
诗中提到“紫马”象征:
A. 美好
B. 官职与荣耀
C. 自然景观
D. 友谊
“昨夜流星声撼屋”表达了:
A. 宁静的夜晚
B. 不安与思念
C. 美好的祝愿
D. 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