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4:06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秋到山川自童涸,春回草木又勾尖。
阴机尽处雷居地,月魄生时日在崦。
秋天来临,山川河流都变得干涸;春天再次到来,草木又重新发芽。
在阴暗的地方,雷声在大地上回响;月亮的光辉在崦嵫山的时光中重新显现。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子云,号梦得,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语言清新自然,富有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魏了翁的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和人生的感悟。诗中通过季节的更替,表现了生命的循环与变化。
这首诗以季节的变换为线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人生命运的无常。开头两句通过对秋冬与春夏的对比,描绘出自然的轮回。秋天的干涸与春天的复苏,象征着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失落与重新来临。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阴暗的雷声与明亮的月光,构建了一个双重的意象。雷声象征着变化的力量,而月光则代表着希望和光明。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失落的哀愁,又有重新开始的希望,表现了诗人深厚的自然情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表达了生命的无常与希望的永恒,强调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的“童涸”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月魄”象征什么?
诗中“春回草木又勾尖”描绘了什么景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