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晓起探梅四首》

时间: 2025-05-02 22:51:33

诗句

打并人间名利心,万山佳处一溪深。

仙家忍饿禅家苦,老子梅边政醉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51:33

原文展示:

打并人间名利心,万山佳处一溪深。仙家忍饿禅家苦,老子梅边政醉吟。

白话文翻译:

将人间的名利之心打散,万山之中佳境一条溪流深邃。仙人忍受饥饿,禅宗修行者忍受苦难,老子在梅花树下醉心吟咏政治。

注释:

  • 打并:意为打散、消除。
  • 人间名利心:指世俗的名利追求。
  • 万山佳处:指美丽的山水之地。
  • 溪深:溪水深邃而清澈。
  • 仙家:指道家或修道者。
  • 忍饿:忍受饥饿。
  • 禅家:指佛教禅宗。
  • 政醉吟:醉心于政治的吟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清新自然、质朴真切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民生疾苦,作品多涉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名利之心泛滥。诗人以梅花为引子,表达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晓起探梅四首》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他对人间名利的看法和对自然的热爱。开头两句直接批判了世俗的名利心,昭示出诗人对名利的无所谓态度。接着描绘了一个宁静自然的场景,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最后两句则展现了道家和禅宗修行者的苦行,意在强调精神追求的重要性。整首诗在形式上简练,在内容上深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打并人间名利心:诗人首先提出要摒弃人间的名利之心,表达对世俗追求的不屑。
  2. 万山佳处一溪深:描写美丽的自然景色,突出溪水的清澈和深邃,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3. 仙家忍饿禅家苦:提及修道者的艰辛,表现出追求精神世界的高尚与困苦。
  4. 老子梅边政醉吟:老子在梅花树下吟咏,表现出对自然和政治的思考,传达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用词工整,前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音乐感。
  • 比喻:将名利比作人间的纷扰,突出其虚幻。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以自然为背景,表达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写,传达了对清新、高洁生活状态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
  • 溪水:象征宁静、深邃的内心世界。
  • 仙家与禅家:象征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修行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仙家”指的是哪个群体? A. 士人
    B. 修道者
    C. 商人
    D. 农民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D. 对政治的批评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杨万里与李白的作品,李白常常表现出豪放的个性与对自由的渴望,而杨万里则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名利的超脱。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的比较研究》
  • 《杨万里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台城路 题谢椒石观察小苏潭词后 台城路 蔡哲夫以徐江庵画梅赠徐子为,子为筑清芬馆以张之,书来索题 台城路·梅 台城路 台城路 当湖喜晤张今涪别去以词见寄依韵奉酬 台城路 蓬山秋夜 台城路 次韵张梦辰秋感 台城路 闻歌有感 台城路 台城路 枯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蒙以养正 洗心回面 伤结尾的成语 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身操井臼 長字旁的字 伤轸 诛故贳误 妍影 鼠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黜衣缩食 页字旁的字 最大转矩 辄作数日恶 戟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